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四章 马强的路上思考(三)(1/2)

刘志在群臣的反对下最后立了昔日三公的窦融后人窦妙为后,并且很快将窦妙的父亲窦武拜为城门校尉、槐里侯,希望重建外戚势力,以便和朝堂上的士族抗衡。

可惜的是,窦武一点也没明白刘志的想法,反而和士族走到了一起,毕竟窦家也是士族豪门,是一家人,并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快速转变立场,就这样外戚和士族站到了一条战线,全面对宦官势力反攻,最终两方开始兵戎相见。

先是还是小黄门的张让的弟弟张朔被司隶校尉李膺抓到了滥杀无辜的罪证,害怕的连县令都不敢当的逃到张让家中,却被李膺带兵闯入张让府内,将其抓住后录完口供便将其处死。

问题是李膺做为司隶校尉虽然有抓捕权,但没有杀张朔的权力,张朔是个县令,按律法只有廷尉有权力判决和处决。

张让能在后来成为宦官头领,自然知道这些制度,立刻对刘志哭诉,表示自己弟弟虽然死有余辜,但是李膺不按照法令审判就杀害自己的弟弟,是目无王法的表现。

刘志觉得有理,问李膺为何目无国家法令,李膺回道“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意也。”也就是说,他不光光觉得自己没做错,还觉得自己杀的慢了,并且拿孔子诛少正卯的事情为自己正名,说的没怎么认真读过书的刘志哑口无言。

所以说,从古至今要想政治斗争中获胜,政治理论学习一定要到位,否则别人怎么说都是理,你怎么说都没理。

就这样,李膺名动天下,宦官们休息日都不敢出宫,天下士人以拜见李膺为荣,如果谁被李膺接见了,就称其登龙门。

龙门?你是龙,那我是什么?刘志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一切,但刘志没有注意到的是,从这一刻起,汉皇室的权威开始消失了,你皇帝就是个糊涂蛋,你用的人都是幸臣,只有我们这些士族才是清流,这代表皇权已经岌岌可危了。

而刘志更加坚信必须用宦官,因为这一幕和当年梁冀实在太像了,当年百官升迁先去拜梁冀,如今拜李膺,而宦官推荐的那些人不管能力怎么样,但说到我这个皇帝会尊敬,得到我的赏赐会感激,见到我会拜谢,我说话会迎合,而你们呢?拿着我的俸禄,天天说我不好,还娘的互相评起了荣誉称号。

当被刘志报以希望的窦武也被评为了“三君”的荣誉称号时,刘志知道自己这个外戚和自己八成是不会一条心了。

什么是“三君”,这说白了就是士族们互相吹捧的称呼,“三君”也就是“一世之所宗“,可谓是最高的评价,士族和外戚为了互相抱团对付宦官,也算是花力气了。

而与之相对的,还有“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外号。

反正这些都是好人,那好人骂的必然是坏人。

其实马强觉得,这两边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宦官依靠皇帝宠幸贪欺压百姓,横征暴敛自然是王八蛋,但李膺这群眼中完全没有法纪只有心中道义的也是混蛋,因为在后世的马强太清楚一旦不遵守法律制度任由人根据道德或者喜好审判形成风潮,最后的结果就是再无一人有生命保障。

后来的诸葛亮治蜀时解释自己之所以刑法峻急是因为是因为蜀地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从此时开始的。

既然开始不讲规则的杀人,那么两边就开始彻底无规则了,最终从杀一人到杀全家。

当时的刘志在私生活上已经放飞自我,有后宫佳丽超过五千人,但真正得到宠爱的也就那么几个,毕竟身体不允许,其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