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袁平生(2/3)

,而是切实的研究有关于耕种的一切问题,将对庄稼威胁最大的水灾、旱灾、风雾雪霜、疾病、虫灾合称为五害。

他们会亲自开辟荒地种植庄稼,探索如何才能让庄稼长势更好,产出更多的粮食,还会改造农具,让百姓在务农之时更加便利。

他们还懂得上应天时,观察阳光、雨水、四季更替的节律,了解风霜雨雪发生的规律用来划分农时。

这些,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经验才能完成。

就是因为农家弟子务实的作风,以及确实给老百姓带去了实惠,所以他们不但在底层百姓之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对于各国高层,同样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还吸引了许多人追随,甚至就连声势极盛的儒家,都有弟子抛弃儒学而拜入农家,只因为他们切实的为百姓做事。

袁平生听到齐元竟然对于耕种也有了解,顿时兴趣大起,而后两个人就站在田间地头上交谈了起来。

其实关于种植庄稼,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齐元都远不如袁平生。

不过他前世因为非常敬佩袁老爷子,所以曾特意科普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虽然也只是大致的看上几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让他来,他也是两眼一抹黑,不过毕竟也算是懂一些理念。

再加上数百年前天庭开辟灵田,召集灵植夫种植灵米五谷等物,他还为此操过不少心,也有一些经验,所以此刻交谈起来,却也说的头头是道。

袁平生从他的话语之中就能听得出,这位应该是理论知识多于实践,不过他并没有丝毫小觑对方,反而给与其极高的尊重。

因为,齐元提出的一些建议让他感到眼前一亮,颇有些心动的感觉。

比如说如何优选种子,开发复合犁提高耕作效率,还有开凿渠道,提高灌溉能力等等。

最为让他震惊的,则是齐元提出的一种培养优良种子的方法。

普通的粮种大都籽粒小,产量低,很难提高产量。

但每块地里总有几棵长势比较好的粮食,他建议袁平生将这些颗粒饱满长势良好的粮食收集起来做为粮种,然后一代代的培育下去,只要种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兴许就能培养出大量优质的粮种出来。

当然,在这个时代想要培育粮种其实困难多多,仅仅水源就是一个大问题,再加上还有不少的鸟雀啄食野兽践踏,意外因素极多。

毕竟如今野外各种兽类简直多不胜数,尤其是野猪和野兔,这是最多的种类,其他如野牛野驴山羊等等,也不罕见,若是碰到了犀牛大象一类的,就更加倒霉了。

这些食草的兽类经常就会闯入农田之中,毕竟它们可不会区分什么是庄稼,对于它们来说,这些庄稼反而都是长势极好的食物。

许多村庄的百姓时常都会有人在外巡逻狩猎,防的就是这些野兽。

而就算将这些都克服了,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推广了之后,普通百姓也未必就能将这些优质粮种,真正种植出来。

主要还是许多地方都有缺水的现象,尤其是北方,河流相对较少,开凿水渠的人力物力消耗实在太大,还未必就能供应得上许多田地。

而没有水源灌溉,再好的粮食种子也不可能茁壮的成长。

好在齐元随即又提出了水车的设计方案。

等齐元将水车的制作方式及用处讲明白了之后,袁平生顿时两眼放光,激动不已。

“道长真乃神人也!”

袁平生激动之下,伸出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一把抓在了齐元的胳膊上,兴奋的说道:“有此神器,不但当下民生有望,而且还能福泽千秋万代,道长对我人族立下大功了!”

齐元看着他兴奋的脸庞,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