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逆贼(2/3)
师,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发出同样的声音,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指望人家白白的为你说话,而什么代价都不付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慕诗熟知官场惯例,这些人,该怎么打点,用什么方式去打点,自然是不需要余风去‘操’心的。
余风要做的是,安安静静的在天津等待。不要做出令北京恐慌的姿态,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对他的态度就会明朗起来,而他到了那时候,也许就可以直接上书,给天子表明自己的心意了。大明天子如果不傻的话,就不会有这几万兵马不用,反而调集军马来剿灭他们的举动。
......
余风在天津按兵不动,在北京城里,却是‘乱’成了一团。局势远远没有余风想的那么平静。本来外有鞑子,京城就已经是人心浮动了,现在突然在腹腋之地,又出现这几万“叛军”,若是北京城里上至皇帝,下至朝臣安心得下来,才是怪事呢。
老百姓倒是暂时不用担忧,戒了严的北京,消息还没有流传得那么快,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关心的是城外卢督师和鞑子的大战,几乎没有人知道,在天津还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
但是朝廷中的,几乎每天都在有人为这个事情发愁,争吵,甚至有人上书,请天子考虑迁都的事宜了。
崇祯毫不犹豫的将这份奏折给打了回来,上书的那个大臣,直接就在午‘门’外挨了三十廷杖。在崇祯年间,挨廷杖绝对不是读书人出身的官儿骗声望的好办法,午‘门’外直接被廷杖打死的,也是一个两个了。
所以,在这个倒霉的家伙,被打死在午‘门’之外以后,这个话题,就没有人再提起了,这些天,朝中一轮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是卢象升和鞑子的战局战报,第二,就是如何处置天津的局势了。
即便是京师军力再为吃紧,也不得不在天津方向,部署了近两万人,这已经是差不多京师的一半的留守军马了,若是和清军对峙的卢象升一旦大败的话,这鞑子骑兵面对的,见识一座防卫极为空虚的大明京城。这个时候的京城,简直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这一点,崇祯知道的很清楚,但是,他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近一点的军队,都调集过来对付鞑子了,远一点江南勤王的军队,还不知道什么才能到,而天津的叛军如果发难,不用三日,就可以到达北京城下。
“剿是暂时剿灭不了的,只能安抚,以平远将军属下两千之众,悍然攻城,老夫总举得,只怕其中有蹊跷之处!”
“据说这些人都是一些番外蛮夷,为平远将军所用,只怕,这其中真有曲折,如今无论圣上有何圣裁,当务之急,都是先将其稳住,待到击退了鞑子,再徐徐图之!”
今天的朝会,这样的议论,突然之间,多了起来,虽然没有人正式上书,但是只要这种看法,占了主流,自然会有人将他们的言论动向禀告上去,当今圣上可不是容易糊‘弄’的人,糊‘弄’他的人的结局,不是在菜市口,就是在午‘门’外呢。
“诸臣工都是这般议论?”崇祯几乎是在下午,就得知道了这些消息。
“是,有人还倡议,那马全有办事不利,‘逼’反朝廷臂助,当问责以平那余风的愤恨!”
“那余风如今有何动作?”崇祯问道。
“按兵未动,其兵马未出天津城畿三十里!”回话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朱子初,亦是崇祯最为得利的爪牙。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朱子初悄然无声的退下,崇祯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余风的这种状况,陷入不会持续太久,一城之力,供养不了这么多的人马,而余风率众渡海而来,其粮草不给,肯定不会太多,也就是说,从天津之‘乱’到现在,足足够了二十余日,若是他再不做出决断,只怕这余风为了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巅峰召唤
女配她不做人了
极品小村医
以你为名的希望
都市之最强狂兵(又名:都市狂枭主角:陈六合)
一胎二宝三个爹
锦绣田园:捡个王爷好过年
猫爪演艺公司
超绝萌爸
道爷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