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9 说项(2/3)

道:“无功不受禄,受人钱财,替人消灾……想起来就不安,可若谢绝,又让我显得不近人情,不是还有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儿臣实在不知如何应对,所以过来的时候,儿臣令小高子带人送到养性殿了。东西,儿臣献给父皇了,如果处置便是父皇的事。”“你倒会使唤人,把这麻烦抛给朕。”江若宁呵呵傻笑两声,在皇帝眼里,这是天真无邪,皇帝喜欢的正是江若宁在有些事上聪明,又不喜权势的自在性子,她就像是皇家里的一个例外,明明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只因她不喜,她不沾染,不好功喜大,不慕虚荣。“父皇,儿臣答应替敏王妃打听消息哦,父皇想不想知道儿臣是怎么想的。”“食不言、寝不语。”睡着了说梦话算不算?唉,江若宁吃饭的时候可是喜欢说话。饭一吃完,皇帝的事多,也没时间与她说话。“父皇现在让儿臣改,怕也改不掉了。父皇用完膳便要批阅奏章,哪里还有时间听儿臣说话。也只在用膳的时候,父皇的耳朵还闲着,请给儿臣一丢丢时间听儿臣说。”皇帝笑,在面对江若宁的时候,他是轻松自在。江若宁吃着东西,待咽下后,不慌不乱地道:“敏王世子到底是皇家人,瑞郡王一家已关进去,若再关押着敏王世子着实不妥。皇家的颜面,经不住如此折腾……”皇帝冷声道:“你真会替皇家思量。”分明带着玩味、揶揄。什么时候,她会在乎所谓的颜面,她若是惜名声的,当初温如山算计她,她就会逃得远远的,不仅帮人的忙,瞧着根本就没把名声当一回事。江若宁道:“直到现在,父皇都没下令放人,莫不是他们真牵扯到红楼案?”皇帝依旧不答,刑部、大理寺案子的进展他是知道的,也是他叮嘱不必再告诉江若宁进况,她是个女儿家,在这件事上越少牵扯越好。江若宁道:“可还有一个人涉案颇深。”“你以为朕不敢废了他?”“父皇,为了皇家颜面,也为了天下的安宁,儿臣望父皇三思。他可以在其他案子上被废,却不能这件案子上出差错。”江若宁说的是太子。是她在求,是她在说,更是她早就判断出皇帝的的决定。皇帝现在在等结果,而这结果是皇帝要的真相。皇帝要除去的人,在这件案子后就会消失。而皇帝想保太子,太子依旧荣华富贵,依旧是大燕的储君。江若宁道:“慕容瑾是三皇叔最倚重、疼爱的儿子,父皇最重情义,不如就给敏王府一个恩赐,将他放出去。但是,罪刑可免,处罚不可免。”皇帝原是听着,凤歌总是会给他一些意外,他似乎一直在等着这个意外。她看了眼大总管,大总管立时斥退,亲自服侍皇帝用膳。“处罚不可免,父皇为何不试试担保候审之法。”“愿闻其详。”江若宁道:“就是先处罚敏王府一笔银钱,再令敏王皇叔写下担保书,令他再找两位当朝德高望重之人做担保。一,保证在此案未大白之前,敏王世子不得离京;二,敏王叔保证在此期间严加约束和管教慕容瑾;三,保证慕容瑾配合朝廷审理此案,若有逃脱之人与他联系,他可戴罪立功。”这个法子还真是新鲜,皇帝若有所思,眼中有光芒掠过。“瑷儿以为,当罚敏王府多少银钱为宜?”“犯了丢失皇家颜面罪,皇家的名声无价,就取敏王府三成家业:三成良田、三成店铺、三成钱财……”皇帝哈哈大笑,这种处罚,他喜欢。江若宁道:“将来敏王皇叔百年之后,若他还袭王爵,便从他的家业中扣除。若不重罚,后来者必然效之,只有重罚之后的心痛,才能让他们痛定思痛记住此次教训,他日行事方有忌讳。如果,他们再叫冤枉,父皇不防恩威并施,让他们明白,他们背里干的事,父皇全都知道,这一次施以小惩,是让他们有所收敛。”皇帝又笑,笑声很大,朗朗笑声传出养性殿。他笑罢之后,问道:“谢立端如何处置?”谢立端,谢阁老的名讳。大总管见外头有小太监走过,称到门口,小太监在耳边低语。江若宁道:“父皇早有主意,此次谢阁老、肃毅伯之罪便是满门查抄,发配三千里也不为过。长里之堤溃于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