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反意(2/3)

也是情理之中。”李没有责怪钟皇后之意,他沉默了好一会,道:“当年朕在烈祖梓宫前曾经立过誓言,兄终弟及,这个誓言,绝不会更改。朕正是觉得对不起燕王,所以才能允许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钟皇后道:“燕王还年轻,人又比较冲动,天下交给他,臣妾也是不放心的,齐王一向仁厚,若是登基为帝,也不会亏待燕王。”李轻轻拍着钟皇后的手,“梓童能如此想,也不枉朕一番心思。”“怕只怕……”钟皇后欲言又止。李坐起身来,伸了伸懒腰,道:“梓童,你的意思是吴侯?”在朝廷里,谁都知道燕王与吴侯势不两立,想不到这事情也传到了后宫里。钟皇后头。李皱眉,略作沉吟,道:“此事你也不用担心,吴侯那边,朕一定会好好,吴侯虽然是武将,心胸还算宽阔,想来知道朕的心意之后,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但愿如此。”钟皇后仍然有些担心地道。两人着的时候,高泽回来了,把传圣旨的事情了,李见高泽手背有些抓伤,不由十分奇怪,但他没有立刻询问,而是稍等了片刻,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后宫,这才问道。高泽只是淡淡的不心受的伤,但以李的精明,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些是抓伤呢?燕王被贬,天子勒命他迁往吉州的事情,圣旨刚刚传下不久,杨琏就得到了消息,对此,他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护犊情深,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李没有痛下杀手,这是常理之中,证明李还有一丝情谊。当然了,这种情谊是父子之情,此外还有一丝愧疚之意,如果是旁人,比如是他杨琏,情况那就不准了。自从李登基之后,有部分臣子仗着是开朝元老,桀骜不驯,这其中有宋齐丘为代表,冯延鲁、冯延巳等人虽然文学水平很高,却是阿谀奉承之辈,这些人为一党。另一党则是韩熙载、常梦锡等人,这些人在李还是东宫太子的时候,就跟随在他的身边,这些人也仗着是元从之臣,并不服宋齐丘等人。双方的这种矛盾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演变为齐燕之争,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如今天子下令燕王赶赴吉州,意味着燕王的失势,党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暂停下来。燕王一党势必会偃旗息鼓。宰相孙晟倒了,燕王被迁走了,群龙无首之下,韩熙载、常梦锡等人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不过,以杨琏对李弘冀的了解,李弘冀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这件事情想要彻底解决,只能是你死我亡。杨琏得到消息后,想了想,立刻赶往了齐王府。燕王府内,李弘冀死死地看着郭荣,郭荣一直在踱步思考,每一步的声音都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李弘冀的心头。他这颗心,变得有些焦虑去起来,郭荣究竟有没有好办法?良久,郭荣终于抬起了头,定定地看着李弘冀,道:“燕王,可知唐太宗?”“唐太宗?”李弘冀一愣,大唐第二任皇帝,他怎会不知道?耶律喜隐对中原王朝有一些研究,但却不明白郭荣什么意思,不免问道:“晋王,你的意思是?”“燕王,唐太宗的生平,想来燕王也是知道的吧?”郭荣问道。李弘冀头,他武将出身,岂会不知道唐太宗?前朝诸多皇帝中,只有唐太宗最让他推崇,唐太宗年轻的时候,还是秦王,就以战功赫赫闻名大唐,可惜,他因为不是长子,就得不到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最终,靠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成功登基,开创了贞观之治。等等,玄武门之变?李弘冀似乎猜到了一些,他忍不住看了郭荣一眼,带着询问之意,道:“郭大哥,你的意思是?”“燕王,难道今日之局面,与当初不是颇为相似吗?”郭荣反问。李弘冀沉默了,唐太宗李世民受到父皇与皇兄的联手打压,引起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的不满,这才拥立李世民发动了震惊大唐的玄武门之变;而今,他同样受到父皇与杨琏的联手打压,如今更是被逼要去吉州。吉州那地方,可是大唐流放犯人的地方,父皇这样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要放弃燕王,这种绝情的态度,已经丝毫不顾念父子之情了。李弘冀不由握紧了拳头,可是,他的心中仍然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