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比的是耐心(1/3)
忽必烈尽管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可迟迟没有动作,也就是说,诸位蒙古亲王已经知道朝廷进攻的重点是襄阳府城,但忽必烈一直不对外宣布这个消息,也没有马上命令驻扎在开封府城的蒙古大军部分撤离,回到大都。没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更不会有人询问。期间,忽必烈与末哥有过几次密谈,究竟谈了一些什么,外人不可能知晓,从之后末哥的一些表现来看,似乎暴露出来部分交谈的端倪,那就是朝中的汉人大臣,几乎都从重要的岗位上面调整了,更多的蒙古人与色目人,进入到重要的岗位。至元五年正月,也就是咸淳四年的正月,一个更大的变故,出现在蒙古朝廷之中,蒙古朝廷设立的诸多行省以及诸路,所有的女真人、契丹人以及汉人,都被免去地方行政的最高长官职位,既被免去所谓达鲁花赤者职位,其空缺出来的职位,悉数由蒙古人与色目人出任。所谓达鲁花赤者,乃是蒙古朝廷所特有称呼的职位,既地方上掌有实权的最高长官,意思为镇守者,忽必烈还专门下达圣旨,从今往后,所有的达鲁花赤者,全部由蒙古人与色目人出任,其余人不得出任此职位。这是明显对汉人大臣的排斥,一时间诸多的猜测都出现了。张文谦、史天泽以及姚枢等人是最惨的,他们毕竟是蒙古朝廷之中汉人大臣的佼佼者,可在蒙古朝廷的时间长了,地位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忽必烈对这一切好像都无所谓了,不在乎朝中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的感受。这一道的圣旨下达之后,忽必烈忽然派遣部分的大军,前往漠北,朝中也传出了些许的消息,言漠北的海都已经开始叛乱,想着效仿当年的阿不里哥,忽必烈派遣蒙古亲王塔察儿率领大军前去平叛。佟卫华从张文谦处获取到此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立即给四川方面送去了情报,且在情报之中建议,可以开始大规模的招纳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了。吴邵刚得到佟卫华的情报,已经是咸淳四年二月初。两个消息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就是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再一次遭遇到排挤,第二就是漠北的海都叛乱,搅乱了蒙古朝廷的布局。李庭芝与郝经等人都认为,瓦解蒙古朝廷之中汉人大臣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要求佟卫华行动了,同时尽快招纳张文谦、史天泽以及姚枢等人,让他们都到四川来。这个时候,吴邵刚却表现的异常的冷静,暂时没有表态。凡是吴邵刚特别冷静的时候,就是在思索重大事情的事情,李庭芝与郝经等人,不会打搅吴邵刚,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更多的建议。吴邵刚在等,在等着佟卫华下一份的情报。在他看来,漠北海都的叛乱,不足为惧,恐怕忽必烈是有着完全的信心扑灭的,忽必烈惧怕的是海都联合漠北的诸多力量,譬如说联合八剌等人,若是出现那样的情况,对蒙古朝廷才会造成真正的威胁,历史上也是如此,海都与八剌等力量联合起来之后,忽必烈被迫抽调攻打临安的大军,前往漠北平定叛乱。海都的力量不是很强大,根本不足以对蒙古朝廷造成任何的威胁,忽必烈针对漠北的局势,一定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譬如说给与八剌一定的好处,让八剌与海都对着干,至少让八剌不与海都联合,要知道当初忽必烈派遣八剌夺取察合台国的汗位,目的就是对付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的海都的。蒙古朝廷的局势尚在变化之中,此时此刻不要有其他的动作,静观其变。吴邵刚的这个判断,可不是随便做出来的,至少襄阳方面的蒙古鞑子尚未撤离,依旧紧紧的包围襄阳府城,这就表明了,蒙古朝廷压根就没有遭遇到多大的问题,至于说汉人大臣遭遇排挤的事宜,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前面那么多次诸多汉人大臣都能够忍受,这一次同样是能够忍受的。吴邵刚很清醒,四川方面对于蒙古朝廷的汉人大臣,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人家忽必烈是蒙古朝廷的皇上,他吴邵刚不过是大宋朝廷的云川节度使,就算是力量颇为强大,也不至于让人家死心塌地。所以现在不能够有任何的动作。二月中旬,吴邵刚分别与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校闪婚,宠妻无限
商道:大汉口茶商
极乐小尸妹
爱你,别躲我
茅山后裔(王十四)
杀青后,我觉醒了超能力
阴阳石
神医娘亲药师宝宝
冷面夫君追逃妻
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