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聚诗亭(1/2)
在汽车还有几百米就要到龙潭公园门口的时候,透过车窗就能远远看见有一条几十米长的汉白玉雕成的巨龙矗立在门口。那条龙似有凌空欲飞之势,龙角高高翘起,龙眼圆睁,高昂的龙头张着大口,含着圆珠,口中颗绿莹莹的珠子在吐云吐雾中转动,其气势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下了汽车,罗嘉丽和上官敏婉也还是寸步不离,马圆圆跟在周健林和康燕妮后面,林怀雪和学弟学姐着话。大家谈笑着,欣赏龙潭公园的景色,于是一路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从头顶上奔流。原来这座石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
罗嘉丽问:“此闸何名?”
导游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
大家似乎懂了一些,点了点头,原来这里每一处景致都挺包含化渊源的。
导游一边着话,一边引着大伙绕着一处花圃。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抬头便见粉墙环护,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草地和高耸参天的名葩奇木,众人进去,两边都是草堂游廊相接,院中有一座草绿色的书亭,此处的名字特别富有诗意叫“点降唇”,旁边点衬几块山石,紧紧地依偎在老柳的怀中,像一位多情娇羞的少女。竹亭、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假如这是一幅出世超凡的画,这亭就是画中一颗最亮的明珠……
走出点降唇,沿“曲径通幽”路,这处湖岸崎岖,径宜人,他们信步走着,来到三、四丈高的大假山前,又有一座精致典雅的亭子,门楼顶上的四个翘角,都是凤凰头,正对着天空,似乎要凌空飞翔,如果在晚上观看它们,就像嫦娥奔月般美妙,所以取名“望月亭”。白天的时候,湖水托着亭,把倒影映在湖心,微风吹着杨柳,摇曳生姿,轻波荡漾。大家看的心醉了,正巧旁边倚山立着屏风式的四条石碑。碑上镌刻着四句诗,写的正是此处景色:
画肪平临蘋岸间,
飞楼俯映柳阴多;
夹镜光澄风四面,
垂虹影界水中央。
上官敏婉还想仔细看这一首诗,马圆圆急着要往前面走,大伙儿也便再跟往前走,从一座挂着“备斋”牌子的楼前拐弯儿,跨过桥流水,踏着石阶,上了一座岛。
龙潭公园亭台楼阁之多,虽不能称“五步一亭,十步一阁”,但凡你想歇歇脚时,石径旁总有一座清掠古朴的凉亭在等着你。仅在昆明湖内,就有各式亭子十几个,使过往行人莫不投以景仰的目光,有的则停下脚步,欣然观赏起来。这些亭子有单檐、重檐之分,还有四方、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式。他们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在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把这些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在昆明湖上这一座座巧玲珑的六角或者八角亭台楼阁,精美多姿,真有巧夺天工之感,像泊在这昆明湖上的一艘精致的游船。
昆明湖上的群亭分为好几进。大伙沿着几步不高的石梯,便来到一座亭子的台阶,走直那的门厅,就是一条长长的、曲折的回廊。上官敏婉惊愕的看着这些楼台亭阁、曲院回廊,真是叹为观止。人走进去,好像是走进一幅幅“清明上河图”,把各个朝代历史有名的人物和事全都描绘进来了,美得有点儿不太真实!
走进这亭子的廊道上,往左右两边看,每两根廊柱之间镂空的墙壁上都画着图画。第一幅是《浣纱》,画出了西施少年时的形象。第二幅是《送别》,当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为了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娴医
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邪君的腹黑妃
教授,我错了
绝世唐门之玄武镇世
五代兴唐
不败武神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txt
大宋奸臣
师兄今天想开了吗
入骨相思君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