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非同小可(2/4)


八仙花恍然大悟:“翁姑给我的药就是这种湖水?”翁姑笑着说:“都说你聪明能干,果真如此……”叶子也加了一句:“八仙花就是有一种福气,别人会的她不会,别人不会的她会……”翁姑笑了:“这是什么话,奇谈怪论……”&l;/&g;

翁姑往前走了一段路,对八仙花说:这种地方是小江南,这座美丽的山就是孔雀山,河对岸的洞是妖魔洞。关于这个孔雀山和妖魔洞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大通河里有一个鳄鱼精,他靠吞食过往的行人及牲畜来增强自己的妖法,人们把这条沟叫做难过沟。由于鳄鱼精的迫害,方圆百里人烟稀少,一片凄惨。一日一只神鸟飞过达坂山,看到北山风景秀美,处处一片祥和,唯有此地充满妖气,便飞落于此探个究竟,发现原来是鳄鱼精在作怪,于是和鳄鱼精大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将鳄鱼精降伏并打入妖魔洞里,为了防止妖怪再次兴风作浪,神鸟化作一只美丽的孔雀守候在此。现在每天清晨洞口会升起一缕清烟,清烟垂直而上表明当天天气晴朗,清烟顺大通河飘散表明天阴有风,清烟逆大通河飘散表明当天是雷雨天气,因此当地又把妖魔洞称作天气预报洞。据说那缕清烟便是妖怪每天清晨出洞看见神鸟没有离去,倍感失望所叹的一口气,所以这般神奇。从此以后,难过沟再也不难过了,人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谁也没有想到,今天又有妖魔鬼怪出现了……&l;/&g;

八仙花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她隐隐约约感受到上次自己的感觉就是对的,的确有妖魔鬼怪在周围。当时她只是感到异常,现在经翁姑提出来,确定是真的,于是她说:“妖魔鬼怪的确有,我感到隐藏在我们周围,如果不警惕就有被妖魔鬼怪吃了的可能性……”叶子说:“是不是大嘴屋子怪,还有五朵花怪?”八仙花说:“不能吧,还有我们的小姐妹,她们怎能害我们呢?”&l;/&g;

翁姑说:“害人的人不一定只是敌人,有时朋友们也不例外,也会害我们的……”八仙花迷惑不解:“你是说熟悉我们的人才能害我们是吗?”翁姑点头:“是的,我们不能怀疑每一个人,可是我们也不能完全相信每一个……”&l;/&g;

眼前是一块山一般高的峰峦,有人戏称擎天一柱,八仙花看见擎天一柱,它高约30余米,雄伟壮观。由白垩系砂砾岩组成,这是一个普通的丹霞石柱,以前它和周围的山体为一个整体,以后沿着岩石裂隙不断风化,水流侵蚀切割和重力作用下,使它与山体分离,形成目前的石柱状态。柱顶有一洞,洞内藏有一本风水宝书。与擎天柱隔大通河相对的绝壁之上有一块凹凸不平、酷似藏文的天然经碑,当地人称它为忏悔经碑石。前面的这块巨石状如金蟾,山顶的圆洞状如圆月,此景叫金蟾望月。传说,龙王年事已高,决定把自己的广阔海域分给四个儿子掌管。大龙子、二龙子、三龙子分别掌管东海、北海、南海海域,四龙子由于从小被龙母娇生惯养,本领不及它的三个哥哥,所以只分到了小小的西海,也就是青海湖。龙母怕小儿子管理不好西海,被龙王责备,偷偷将一本祖传的风水宝书交于爱子。最初,四龙子凭借宝书,将西海一带治理得井井有条,海域不断扩大,人们男耕女织,日子幸福无比。为了感谢四龙子的恩德,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都要举行祭湖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四龙子的私欲日渐膨胀,人们的祭品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于是借宝书法力收回天水,连年大旱,使百姓日子困苦不堪。此事被玉皇大帝得知,降旨将四龙子贬为一只丑陋的金蟾,并用擎天柱镇住他,将宝书收入擎天柱顶。同时玉皇大帝派了两只狮子神守护在沟口,不准四龙子随意出入,也不准其他众神随意出入。龙母怜惜爱子,恳请观音菩萨点化,观音菩萨告知龙母:四龙子只有念够十万遍《忏悔经》才能由金蟾转回龙身。由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