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回 证据确凿(2/3)

为上。”莫逆语重心长说道。

“多谢莫逆掌门了。”杨湛感激道。

莫逆于是将渡船从河道中央划入对岸,然后再与杨湛告别。

莫逆的推断是正确的,当日问罪大会宴请群雄后,赵承宗专门邀请各派掌门头领出来议事,所谈内容便就是如何缉拿杨湛。赵承宗虽料得杨湛会去现场调查,但四位官员却各居一方,且杨湛又提前两天离开,却不知他究竟回去哪里。

但赵承宗又是精明之人,他虽然不能确定杨湛的行踪,但却料定杨湛最终会出现在岭南叶鼎臣的住处。一则岭南最为偏远,杨湛去到那里必定要耗费许多时间;二则从方位上看,岭南在南方边陲,杨湛若要调查也必定会顺路一路南下。

赵承宗于是将最为得力的门派首领集中安排至岭南,其余较弱者则分派去了姑苏、滁州和庐陵等地。只是这些实力较弱的门派掌门看出赵承宗是轻视自己,便打算出工不出力的应付一番,虽然也照着交代分别向三地出发,但磨洋工的本事却显露无遗:众人或且走且看,或且停且歇的悠哉前行,实在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由于杨湛提早两天出发,加之又是一路奔袭,却从未遇到前来缉拿自己的武林人士。当杨湛来到庐陵之时,此地依旧风平浪静,根本见不到几个外地来者。

杨湛和花玲珑进了庐陵地域后便直接赶往郑伯梁隐居之所,只是此处本就僻静,而郑伯梁遇害后现场也被封锁了事,空无一人的山谷便多少显得有些惊悚起来。

杨湛却不害怕这些,只见他腾空跃入院落之内,便四下查看起来。但屋内屋外皆收拾的井井有条,却不见任何打斗痕迹。杨湛于是转入后院调查,却发现其中的凉亭已被损毁一半,很显然,此处就是案发现场了。

杨湛绕着凉亭细细盘查一番:只见石阶上有斑斑血迹一直延续到凉亭内,而亭中四柱已倒下两根,其中一根是自己当日泄愤砍断的,另一根则应当是案发时凶手所为。杨湛探手摸了下这跟短柱的截口,却觉得手到之处皆是平滑如砥,看来这出手之人乃是武功不凡之辈,否则他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杨湛忽然发现另一根柱子上有一道缝隙,走近一看,却发觉这是刀刃插入的痕迹。杨湛于是伸手比对了一下这缝隙的尺寸,便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此刀又薄又窄,应是东瀛倭刀所为,难道郑大人也是被叶惊风所杀?”杨湛心中暗念道。

却在此时,杨湛又转到柱子背侧一看,便一切都明白了起来。原来这柱子的外侧留有一个云状痕迹,显然是硬物抵压所致。

“这果然又是叶惊风所为。”杨湛坚定的说道。

花玲珑不解,便问道:“湛儿是如何发现的?”

“花大姐你看这个痕迹。”杨湛指着柱子上的印记说道。

“这是什么东西?”花玲珑困惑道。

“这是长刀刺透立柱时,刀镡留下的印记。而纵观整个武林,便只有叶惊风的雁阵刀有此形状的刀镡。这就足以证明郑大人是他所杀。”杨湛说道。

花玲珑点点头,便欣慰道:“老天有眼,此事总算能让你摆脱嫌疑了。”

杨湛点点头,便又在四周查看起来。一番考究后,杨湛终于可以还原出郑伯梁当时遇害的情景:当日郑伯梁应当是在亭内品茶,然后叶惊风突然杀入,但亭内空间狭小,才有两根立柱被砍断的情形。郑伯梁受伤后便往外逃走,但叶惊风便穷追不舍,他又只得绕柱折返躲避,如此才有立柱由外向内被刺透的情景出现。

杨湛还想了解一点,就是郑伯梁究竟是何日被杀的,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再联系裘光寒之死,就能大致知道叶惊风当时的东西。

郑伯梁乃高官归隐,在庐陵应当是家喻户晓的,如今他被杀了,自然也会人尽皆知,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