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回 四面埋伏(2/3)

在岭南静观其变,却看杨湛事情走向再作定夺;但倘若静思向赵承宗出手,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会现身出来助其一臂之力。

元宗谅于是冷冷的看了司马重城的尸身一眼,便踏着上乘轻功远遁而去。

叶鼎臣当初被贬谪岭南后,又遭地方官员排挤,从此便只挂了个闲职,纵是有心报国也再无门路了。后来郁郁不得志的叶鼎臣便索性在丹霞峰的崇山峻岭见隐居起来,若非极有人脉线索者,是根本无法找到他住处的。

杨湛虽曾听得裘光寒讲起叶鼎臣隐居丹霞峰的事情,但具体住在何方,他也并不知道,加之二人并未踏足过岭南,所以这一番到来,却比其他群雄要晚了许多。

不过因为杨湛的晚到,却让群雄的阵容更为齐整,许多原本不在计划之内的武林人士也纷纷抵达。比如少林菩提院的了空禅师,便就是因为杨湛的迟迟不到才及时赶到了现场。

原来了尘方丈当日收到静思代发的挑战信后,果真相信杨湛会只身前来,便安排寺内僧众严正对待。但了尘方丈反复琢磨,总觉得事有不妥,便又单独安排了空禅师带三五弟子赶赴临安。

如此一来,了空禅师便就晚了数日才出发,虽沿途赶路,但等到到达临安之时,问罪大会早已结束。了空禅师于是向人打听问罪大会上发生的事情,这才知道杨湛并未去少林寺,而是在临安做下一系列奸恶之举。

了空禅师于是将临安所闻派人急速传回少林寺,然后自己又再沿着其他群雄的步伐南下岭南。

只是了空禅师将杨湛事先送信少林寺的事情说出来之时,群雄都大为不解,只是众人皆仇视杨湛,便不惮用最恶毒的心思去揣摩其中动机。

在人云亦云之下,了空禅师亦渐渐相信起来,便说道:“杨湛如此用心无非是想支开我少林寺,好趁机在问罪大会上兴风作浪。但殊不知群雄同气连枝,根本容不得他这般胡作非为。”

了空禅师并未参加问罪大会,他说讲的情况却也未必完全符合事实,此话一出,场上便有人面生尴尬起来。

“对了,怎不见赵盟主在此?”了空禅师问道。

“赵盟主在临安还有事情要处理,他说会晚个一两天才到。若按时间来算,他也应该到了呀?”郭元刚似问似答的说道。

却在此时,山路那边忽然有一个白衣身影疾驰而过,转眼便站在众人眼前了,却不正是赵承宗吗?

“赵某来迟一步,让大家久等了。”赵承宗致歉道。

群雄见赵承宗身手似乎又更上一层楼,便对接下来合捕杨湛就更有信心了,如此便纷纷说道:“赵盟主来的正是时候,赵盟主来的正是时候。”

赵承宗却不多与群雄客套,便转而将缉捕杨湛的计划向众人一一说来。原来赵承宗知道杨湛会到叶鼎臣居所去调查取证,便安排群雄先于山中埋伏,只要杨湛没到,大家都不得现身出来。

但赵承宗又及其注意细节,如杨湛来此的目的,便被他三言两语说成是来毁灭证据。如此,群雄便个个义愤填膺起来。

“天理昭昭,杨湛既然杀害了清官叶鼎臣,我们就决不能让他奸计得逞。”群雄皆愤慨道。

“杨湛与我了障师兄之死有莫大关联,而我也飞书通知寺内其他同门,相信不久方丈师兄等人也会赶赴此地,届时定要他给出一个说法来。”了空禅师说道。

众人听到少林高僧此次乃倾巢而出,却是各个信心满满起来,毕竟这样的一个缉拿杨湛的阵容是空前强大的,便就算杨湛有三头六臂这一回也难逃一死。

但赵承宗却无群雄这般心情,一是他觉得自己收纳司马重城内力后武功大增,单打独斗应不惧杨湛,自不必在乎帮手是多是少;二是他听了空禅师只说杨湛与了障禅师之死有关联,却并未认定杨湛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