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回 悬而未决(2/3)

过祸害剑门的事情,我便第一个不放过你。但想不到你不仅血洗一干剑派门人,还残害了障禅师,又接连截杀胡半翁、太湖四友等武林中人,实在是罪大恶极。”赵承宗横眉怒道。

此话一出,全场皆群情激奋,数千人马顿时将杨湛围了个水泄不通,皆直言要将他千刀万剐。

杨湛却并不着急群雄的反应,毕竟他认为自己是清白的,既然自己未曾做过那些恶事,又何须为此承担什么结果?但杨湛又见多了众人这样的举动,便冷对群雄指责,只淡然说道:“我并未参与过你所说的事情,若果你们非要以此责难,那我今日也只好以死相争了。”

杨湛的选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在这些事情上他并无任何得力证据,就算有,恐怕在场群雄也是不会相信他的,事情最终仍旧要回归到你死我活的厮杀中来。场上众人见杨湛如此抉择却也是求之不得,因为他如果选择武力对抗,那么全场的人都会加入进来,如此便任他武功再高最后也得横尸当场。

一方不愿多听,另一方也不愿多讲,其结果自然就会演变成兵戎相见的局面。场上群雄于是二话不说的纷纷亮出兵器,便只待赵承宗一声令下了。

赵承宗却也乐见此等情形,毕竟杨湛一死,全部事情都尘埃落定,可谓结局完美。赵承宗正欲发话,但灵虚真人却抢先上前说了起来:“杨湛与了障禅师之死大有关联,只可惜少林高僧今日不在。”

玉虚真人随即接着说道:“对呀,怎么少林寺没有参加今日的问罪大会?”

玉虚真人的一番话随即让赵承宗好奇起来,他虽入场不久,但已从刚才群雄站队推举武林盟主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对于赵承宗来说,自己已如愿上位,当务之急便是诛杀杨湛永绝后患,至于少林僧人来或没来,都不重要了。

但群雄之中却有人对此颇为不满,直讥讽少林自视甚大,连如此重大的会议都不出席。此话一出,随即招来许多不屑之词,毕竟少林乃德高望重门派,岂能被人如此诋损?何况少林寺作为武林泰山北斗,过往江湖中的大小聚会他们都一一列席,又何来自命清高论断?

只是言辞交锋再多,也回避不了少林缺席本次会议的现实,在太虚观三清的引导下,众人又转而猜测少林寺是否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在真相尚不明朗之时去做出推断是一件既简单又困难的事情。说它简单是因为谁都可以天马行空的任意发挥,许多不假思索的结论都能脱口而出;而说它困难,则是因为这些轻易给出的论断有多少是严谨的,是经得起推敲的?

经过一番简简辩驳,大家最终求同存异的相信少林是遇到了重大变故。如此一来,群雄无不神情警觉的猜想他们到底经历了怎样严重的突变。只是这一回,众人皆严肃许多,谁也不敢轻易给出判断来。

“少林高僧乃言而有信之人,他们不来,一定是来不了。”清虚真人谨慎的说道。

江湖中人过惯了刀光剑影的生活,听到清虚真人所说的“来不了”三字,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他们都被人杀死了。这是何等骇人的论断?众人于是又将矛头指向杨湛来。

赵承宗虽一直冷眼旁观,却也明白此事根本不可能是杨湛所为。因为上次少林来临安调查了障禅师死因之时,不仅方丈亲临,戒律院、菩提院等高僧也倾巢而出,他们如果此次前来参加问罪大会,必定也是这般阵势。纵使杨湛武功再高,也无法一战而杀尽这些武林最顶尖的高手。况且杨湛乃是与元宗谅同路而来,那就更无时间机会去截杀少林寺的高僧了。

赵承宗只隐隐觉得太虚观三清此举乃刻意为之,但一时又想不明白三人用意所在,便暗自思量起来。

但群雄却无赵承宗这般心思,反而逐个责难起杨湛来。杨湛只觉得好笑,正欲辩驳之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