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回 缘聚缘散(2/3)

臣听罢皆是脸色大变,遂纷纷呵斥起莫逆来。赵高瞪了莫逆一眼,稍许才答道:“依大宋律,违抗君命乃杀头之罪。”

莫逆一听便摸了摸自己脖子,然后才好奇说道:“新君既已继位,如今你却不同意他的办法,不知算不算是违抗君命?”

众臣这才明白过来,便又纷纷向永元跪拜唱诵一番。赵高气的脸色发青,却是半天也答不上话来。

“父皇勿忧,永元定将此事办的妥妥帖帖。”永元跪道。

众臣当即又跪向永元齐道:“愿听圣上旨意。”

却此时,山下一骑快马疾驰而来,却是边营来报信的使者了。不待马匹停下,使者便急急上前跪禀前线紧急军情。赵高听得完颜亮正亲率百万大军强渡淮河,便吓得魂不守舍起来。

“朕年事已高,心力交瘁,今既已传位新君,且望新君能全力化解此次边境危急。”赵高忧心说道。

永元于是领命,便当场要求降军戴罪立功,但有上阵杀敌立功者,可免此叛逆死罪。求生迫切的降军纷纷跪地臣服,誓要往前线杀敌赎罪。永元于是再向文武大臣询问备战事宜,待得到准确答复后,他又详细部署一番,其中规划不仅贴切有效,更有出人意表之谋,着实让众人佩服的连连点头。

“可惜我大宋缺少猛将帅才,否则何至于如此被动?”永元叹道。

场上诸将听罢皆是面露愧色,殿前指挥使于是上前主动请缨,但却被永元一口否决了。不仅如此,永元还命人将其拿下,然后当众宣布革去了他的职务。

殿前指挥使不明就里,连声求饶喊冤。

“方才与逆贼交战时,你一直乖乖束手就擒,为求自保还号令部下放弃反抗,实在无勇无谋,根本就不配做一军将领。”永元呵斥道。

殿前指挥使面如土色,只得连声答谢他不杀之恩。

永元于是转而称赞场上群雄勇武,罢了才以国难当头邀约豪杰来领军御敌。可惜场上豪杰要么伤的重,要么就是方外之人,却谁也不敢答应下来。

“所谓大丈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我见杨湛和慕容少侠俱是英雄少年,如今国难关头,二位可否与我同去御敌?”永元恳切道。

杨湛和慕容云真曾是读书人,心底自是存有一份报销国家之愿。但不待他们表态,赵高便怒气冲冲的骂了起来。

“杨湛方才要提刀杀朕,乃大逆不道之徒,按罪当诛九族。慕容云真和他沆瀣一气,亦当同罪论处。”赵高站在高处指着杨湛骂道。

永元听罢心头一紧,连连上前向赵高跪下求情道:“杨湛一时被反贼蛊惑,并非是要行大逆不道之举。况且今日我们能败退反贼,全仗杨湛和慕容云真带头杀敌,他们都是护驾有功之人啊。”

赵高却大袖一挥的哼道:“不管怎么说,我是不会放过这个提刀害我之人的。我虽传位给你,但我还是你的太上皇,难道连杀一个草民的权利都没有吗?”

赵高盛怒难却,永元一时竟不知如何劝解。

赵高见永元迟迟不肯答复,便当即号令禁军捉拿杨湛和慕容云真。但禁军也不是傻子,如今新君已继位,他不首肯,谁也不敢出头去干这掉脑袋的事情。赵高见众人不听使唤,便说不出是气愤还是后悔来。

“既然陛下不肯为朕出气,我也不为难你。我且以国玺下令,三日后凡我赵宋国民在国境内诛杀杨湛者,有奖无责。”赵高举着玉玺高声宣道。

国玺乃一国最高权威的象征,代表的是历代皇帝的权能,赵高以此为号,便就是彻底断了永元要为二人求情的念头。与此同时,赵高强行发布的这一号令也冷了场上群雄的心。

杨湛却忽的放声大笑道:“我杨湛乃一介布衣,竟劳你以国玺来抬高身价,真是史无前例。但你好歹也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