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062章 气运之说(2/3)

的一种特别的沁色。

这几块白斑涌现在玉观音上,让玉观音的整体多了一种特别的味道。

放下玉观音,金锋点上烟,又拿起另外一个物件。

这是一块金牌,上面刻着很多字,金锋略略扫了一眼便自丢到一边。

第三个是一个金印,色彩很新,金光灿灿,长宽都在四公分,上钮为卧虎钮,形态马马虎虎。

印面上是四个字,小纂书体,襄王之印。

刻工很好,固然有些瑕疵,但字体却是清楚可见。

这个金印周身斑驳,金体上有好些斑点,那是自然磨损的痕迹。

看到襄王之印四个字,金锋有些意外,闭着眼睛想了半响,也感到不可思议能见到这个王印。

襄王之印的主人就是襄王。

在历史上被封为襄王的多达十数人。唐宋明清四个朝代都有襄王的封号。

这枚金印的主人则是明朝的襄王。

关于他的记载极少。

襄王朱翊铭,是明朝宗室一员,他们这一脉跟崇祯天子朱由检血亲较远,属地在襄阳城。

他所在的时代正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支部队造反的年代。

襄阳被张献忠用计,仅仅二十八个人化装成明朝士兵持书信进城就轻而易举的俘虏了朱翊铭。

破城之后,朱翊铭祈生不能,被张献忠处逝世,襄阳城里的五十万钱粮被张献忠发放赈灾,博得了无数民心。

没想到,朱翊铭的王印在经过几百年后落在金锋的手里。

随手将金印丢到一边,再拿起一块东西。

进手极沉,压手感很重。

这是一块褐黄色的玉玺。

玉质比起和田玉的品德差了一些,是黄玉所做。

印玺钮上是条螭龙,雕刻很逼真,线条有些粗糙,跟名家伎俩还有必定间隔。

螭是龙的一种形态,多用于印钮之上。

印钮上的螭龙为静卧姿势,龙首微昂,龙目怒目仰视,左眼皮却微微下翻,感到有些颓废。

尤其是螭龙露出来的龙爪,丝尽不见锋利之态,龙尾略略的上翘,龙身上的鱼鳞纹也不是很规整。

整条龙看上往凶残有余,威猛不足,竟然有些疲态,更像是一头病怏怏的病龙,毫无赌气。

比起金锋得到的雍正御用印玺上的那头龙,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完整没有雍正印玺上龙的那份俾睨天下的霸气,更缺了一份舍我其谁的雄阔。

整体的比例看上往也有问题,再金锋眼里极不和谐。

正要丢一边,金锋依然翻过来往看这方印玺的印面。

印面上刻着六个小纂书体。

猛地间,金锋牢牢的收紧了双瞳,呼吸一滞。

“大西天子之玺!”

握着这枚印玺,金锋露出一抹狰狞的笑。

怪不得看着这么别扭,本来是他的草寇龙印。

自古以来,龙就是神州文明的象征。炎黄子孙都叫做龙的传人。

几千年来,龙一直贯穿了神州全部历史和文明。

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龙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都以龙为最高的精力祭奠。

龙,也就成为了每个朝代兴衰成败的象征。

最为神秘,最为具体的就是各个朝代器物上龙的表现。

每每封建王朝第一个开国天子登基,他下令所铸造的、无论是瓷器还是金器,亦或是玉器或者其他器物,上面的龙无一不是朝气蓬勃,矫健威猛,雄霸天下。

随着王朝一代一代延续,每一个朝代器物上的龙都各有各的特点,或温和,或残暴,或低沉,或孱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