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汉军从此洗旧辱(2/3)
了天安、天福。诏命一出,朝臣议论纷纷,林、李北伐勋旧,天京变乱中领兵平叛更是大功在身,陈玉成、李秀成也是天朝悍将,加官封爵人人心服,但是洪仁发、洪仁达寸功未有,素有贪名,如何能一跃而跑到候爵之上?可是无论谁上奏,洪秀全都一概回绝,石达开虽然心中不快,但考虑到天王已存疑心,也不便公然反对,只能忍气吞声,闭门谢客。
王财对于这件事可以说是有自己打算的,因此上奏随从民意的坚决反对天王那两个白痴哥哥封王,还说“不论才智,不论贤名,唯亲唯戚,甚失民望”,还说如果洪仁发,洪仁达能封到天福、天安,那陈玉成、李秀成、林启荣、杨辅清、韦志俊都应该封爵。不过王财也不想做出头鸟,因此奏章中也强调自己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是对于天王的诏旨还是不打折扣的坚决执行,随同奏章送到天京的还有一些新鲜的洋玩意儿。这个态度即让洪秀全比较满意,又让那些统兵的将帅人人感到辅王任人唯贤,处事公允。
建宁大捷之后,江南清军一败再败,苏南新军纵横福建无人能挡,太平黄旗所到之处,州县望风皆降,除了福建水师提督钟宝三率部在宁德力战身死外,短短两个月时间福建全境平定,随后在总参谋部的命令下,吉顺天仍是兵分两路,一路从龙岩攻入梅州,另一路出漳州南下汕头,铁骑飞驰,销烟蔽日,太平天国兵势之盛从未有如今日,时有人做诗赞曰:“汉军从此洗旧辱,铁骑浩浩荡胡儿1”;而在广东的英军也是一路杀人放火从广州出发在英国舰队的火力掩护下,沿海岸线北上,连克东莞、归善、惠州,如今只剩个虚名的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整天呆坐在广州总督衙门,抱着妻妾,暗自垂泪,得不到明确指示的广东清军各自为战,粤军总兵卓兴、刘顺隆,提督娄云庆,按察使席宝田,副将郑绍忠各率所部粤军节节抵抗,怎耐兵败如山倒,广东天地会也乘机起兵造反,迎接太平军大举南下,一时间广东也是岌岌可危。而在江西战场,江西巡抚文俊眼见王懿德主力决战的策略大败亏输,马上吸取教训,分兵各处要隘,消极防御,节节抵抗,严令只准固守,不准出战。文俊乃是文臣,于统兵之道本就是个二把刷子,在他看来只要城池丢的越少,自己的责任也越小,这招原本对付其他太平军到是有些效果,缺少重武器的军队想要攻克防守严密的坚城付出的代价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苏南新军普遍装备重炮,这些困守孤城,相互之间又不肯派兵救援的清军,坐视友邻部队被太平军轰垮城墙蜂拥而入各个击破,这一座座的打下来确实费时费力,而且也给湖南湘军充足的时间集结部队入赣增援。
湘军入赣这并没有什么奇怪,让王财奇怪的是本来应该在安徽的李鸿章这回却和刘长佑、萧启江搭手,率五千湘军出长沙从萍乡进入江西境内,强行军赶到吉安与已经攻到乐安倪守道对峙,即不敢出兵进剿,也不敢不战而逃,死守着吉安左右观望。王财认为以江西现在的局面,正是调兵包围把他干掉的最好时机,因此下令总参谋部盘算个好办法,让在江西的倪守道马上转道进攻吉安,倪守道奇怪的是辅王发来的命令中通篇都是“要了李鸿章的脑袋”,而对于吉安是不是拿下来好像一点都不在意,反正他也正想取吉安之后南下夺赣州,毕竟现在福建已经平定了,如果他不能尽快赶到赣州按计划攻入广东的话,那可是要受军法处置的,如今倪守道手下二万人马想打个五千湘军困守的吉安还不是易如反掌?
李鸿章在安徽办团练略有微功就被安徽那帮团练官僚排挤,如今福济的势力在安徽如日中天,哪能让李鸿章再冒出来?因此不断的把李鸿章的人马派到一线去送死,加上粮饷不济,损失很大,老李受不了这个气,把人马遣散跑到南昌投了曾国藩。曾国藩早就听说了李鸿章办团练素有心得,在安徽也打的不错,罗泽南死后,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在漫威当剑仙
兵道争锋
飘凌界
甜蜜卧底:亲爱的Madam
海贼瑟提与聊天群
沉睡千年,醒来成了废墟大魔王
港综大赢家
全民领主之我能召唤历史人物
超级兵王赘婿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