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朝野纷纷是非间(2/3)

伟的戏台上,沈家班辽阳烽火的大戏刚刚落幕。琴师一同奏响亚历山大大帝之歌,沈家班全体在台上同声哼唱,简单的旋律没有一句歌词,悲壮、肃然、英雄、雄浑、低沉的和声,仿佛将辽阳烽火一幕幕的血雨腥风,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山寨上李阿牛面对惊慌逼近的建奴从容一笑点燃引线,齐大志滚进建奴的脚下怒吼着炸起血雨。插满了箭矢的辽阳军用血肉之躯化为铁壁横流,用胸膛顶着建奴的刀枪,在漫天乱石间无视生死,始终坚守在城墙上,血迹斑斑的辽阳内外,只有如山的断臂残躯,和处处熊熊燃烧的烽火。

于是,万声随着沈家班的哼唱一齐附和,将冰霜雪雨布满了京城的广场小巷。北京,没有风花雪月的伤春悲秋,只有铁血男儿,只有辽东风雨,只有金戈铁马,只有万载华夏。

国子监的学子,不敢出去和草民一齐高歌,手不释卷,看得不是《春秋》和《论语》,而是掩盖其下的《辽阳军纪事》。不时有人低声吟诵着,不时有人掩卷而叹,不时有人悄然拭泪,不时有人借机外出,偷偷地慷慨悲歌。

“一月的围城,南城的城墙已经被石弹打得摇摇欲坠,南城的辽阳军士卒皆是疲惫已极,死亡的战士越来越多,箭矢弹药已经处于匮乏的最低储备线上。

建奴的攻势不定,有时是清晨,有时是白日,有时是半夜。有时是偷袭,有时是忽然转变了攻击方向,有时是全军四面猛攻。抛石机的弹雨,连绵不绝的箭雨,给予辽阳南城的就是凄风苦雨。

偷袭、重点突破、四面强攻、挖城、地道、远程打击,建奴用一切他们能想到的法子,肆虐南城。一波接着一波,一轮接这一轮,从不停顿,从不放弃。

我们只能分作三班,一班作战,一班待命,一班修整,可是有时候一连几天,我们都无法真正休息,因为不仅仅是建奴如潮水般的攻势,更因为天上不断掉下的石雨。

地上到处是飞来的山石,快要将南城掩埋,工匠营的潘林只好指挥着,再将山石一一抛射回去,不能停,否则南城就没有下脚的地方。

辽阳军发挥了创造力,他们向地下挖出了一个浩大的堡垒,那一夜,辽阳军终于能眠。

我们不去想明天,我们没有精力去想明天,我们只知道,我们活着,就要战斗,我战斗着,辽阳就不会屈服。”

太和殿,万历皇帝难得露面了,召集太子、皇太孙、内阁及诸位大臣、科道御史,于太和殿论辽东战事。

方从哲为首的内阁,皆是沉默不语,唯有兵部尚书杨应聘为天子分析着辽东局势。

杨应聘说道:“万岁,沈阳为辽东政治指挥中心,而辽阳为辽东第一重镇。一为辽西关键,一为辽东关键,即是抵御建奴最重要的壁垒,也是攻击赫图阿拉的两把利刃。辽阳若失,则沈阳动摇,辽东不保,辽西也是难以独存,因此,辽阳之战不容有失。辽东经略熊大人已经兵出抚顺,骑兵已至铁岭,希望能动摇建奴攻击辽阳决心。可辽东皆是新兵,从九边和山东直隶抽调之兵,尚在整合训练,不堪野战,救援辽阳恐怕力不从心,要全靠辽阳军自己了。总之,辽阳若胜,则辽东全局稳定,辽阳若失,则辽东大局必然崩坏。兵部的意思,是催促山海关的援兵,尤其是四川土司秦良玉部,立即赶赴辽阳救援。”

刘一燝听了向万历躬身说道:“内阁收到许多御史弹劾辽东监军沈重的奏疏,皆言沈重无能,畏死怕战,沈阳危及,不救沈阳,反而轻率入建州,杀其百姓,毁其水木,致使建奴大怒,攻击辽阳,造成辽阳局势大坏,请天子降罪处罚。”

万历闭目养神,闻言瞅着方从哲说道:“首辅之意呢?”

方从哲躬身说道:“沈监军虽是年少孟浪,其报国杀敌的勇气也是值得赞赏。再说,沈监军乃辽东监军,非是辽东文武,功罪不在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东城浪子 恶魔总裁别乱来 白洛穿越到一个还未出生的胎儿身上 带着MC系统到中土 掌贵 名门公敌①谢先生,晚上见! 良夫晚成:纨绔太子妃 凌霄白仙传 掌家小农女 犯罪游戏:我真没有绑架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