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淞沪初战(2/5)


高志航一个俯冲而过,12.7的机枪疯狂的吐着火舌,一架日机转眼间就呜呜的冒着浓烟旋转了起来。

其他几个中队长看到也急了,这个时候可是难得的吃肉啊,几个中队分别追击,一时间日机被一架架的点名。一个又一个的黑烟火炬出现。高志航大队一架未损的就干掉了这六架日机,让其他没打到的飞行员是心痒难耐啊。

高志航一降落就发电报汇报南京,表示空军旗开得胜,在杭州打出了6—0的战绩(历史是4—0)。

高志航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飞行员,更是合格的空军指挥官。

高志航看着开心的战友们想道“日军明明这么强大,为什么会只派了这么点空军呢,如果这次的主力尽出,恐怕我们会损失不小——台风,一定是台风让日军飞机无法起飞了。”

判断完毕后,高志航立刻发报给南京报告了他的看法,南京火速命令中国空军出击,分兵两路,一路进攻日军指挥部,一路轰炸日军战舰,希望可以抓住战机打掉日军的指挥中心。

可惜的是中国空军并没有强力的飞机,最先进的霍克3飞机只能携带250公斤的炸弹。日第三舰队又高炮横立,最后只是损失了几门副炮,指挥部更是面对250公斤炸弹毫发无损,只是震碎了几块玻璃。

高志航发现日军指挥部的异常后,立刻把这个情报上报了上去。蒋中介看着情报,心里想起了那个神奇的年轻人,多亏他,现在自己的重炮多了不少,也有了穿甲弹,希望可以利用这国之重器攻克敌巢吧。

空军如果可以说是打的漂亮,陆军就是打的血腥。

张治中命令87、88师分别从东西两边进攻,在他看来,以87、88师的战斗力和高达3万的人数,对付一万的日军还不是手到擒来,但他忽视了日军的火力其实还是远远超过了中**队的事实,分散用兵的结果不过是陷入苦战罢了。

日军海军陆战队在一二八被十九军收拾过一次,心有余悸的他们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水泥碉堡。配合周围的建筑,用重机枪、迫击炮、轻机枪组成了火力网,再配合二线阵地的大口径迫击炮、高射炮、榴弹炮以及最后海边的战舰炮群,其实是很难啃的骨头。

1937年8月14日下午两点

88师523团第一营第一个到达了战略要地八字桥,所谓八字桥其实根本没有桥,只是一条小水沟上的一个通道而已,长不过10米。这种小桥在任何一个南方大城市都有几百座,根本不起眼。

但八字桥地处闸北的南北阵地中间,如果我军控制则可以成为最好的前进基地,如果日军控制则切断我军阵地之间的联系。是兵家必争之地。

88师师长孙元良深知这个地方的重要性,第一时间命令523团占领八字桥。

第一营营长是易瑾,易瑾立刻开始布置阵地,拉上来那些预制好的水泥模块开始修建堡垒。

日本带军来抢占的是两个大队——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山川宗太发现八字桥已经被中**队抢占,立刻命令随军的60迫击炮、掷弹筒攻击,同时命令战车冲锋,准备一个冲锋拿回八字桥。

易瑾只看到桥边制造工事的战士们突然被一阵炮火覆盖,然后就是一阵阵的子弹飞来。听到那熟悉的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的声音,易瑾明白是日本人来了。一看,两辆日本小豆丁战车吱呀吱呀的开了过来,重机枪不停的对着自己这边扫射。

易瑾拉起袖口狂笑道“来的好啊。弟兄们,把我们的宝贝儿都拿出来,好好的照顾照顾这些小鬼子。”

由于姜诚的努力,德械师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尤其是炮火方面,一营有四门迫击炮、八挺重机枪、27挺轻机枪,这个火力是全中国第一的。最重要的是由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