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六艺君子(2/3)
右首第一人,两手空空,身上、背上也不见有任何兵器。同样,柳云风和独孤寒知道,此人对敌的兵器,乃是一副古人用来计数的结绳,只是不知道被他收在何处而已。而这一人,乃是六艺君子之中的最后一位,数君子。
这六位所学,正好对应了儒家君子六艺之中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孔家之人,执礼极严。这六人站立的顺序,也是按照六艺的先后顺序,左首为大,一字排开。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本是儒家要求其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世称君子六艺。
但在孔门十哲和儒门七十二贤者之中,也多有精于技击之人。这些人,将技击之术融入到君子六艺之中,历经千锤百炼,最终在孔家传下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惊人的武学艺业。
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家之人,若要习武,习的便一定就是这六种艺业。相反,孔家的习武之人,诸如孔玉,大多还是随着当年的夫子本人,修习的,乃是剑术。
这也不是孔家敝帚自珍,不愿意将礼、乐、射、御、书、数传于家中之人。而是因为,修习这武学六艺之中的任何一种,都需要有相对应的极高悟性。
比如说这位礼君子所修习的礼之一艺。这位礼君子所使的,乃是一柄先生教书所用的戒尺。这把戒尺,要长度没长度,要锋利没锋利,要重量没重量。普通人使来,实在是连一根普通的棍子都比不上。
但孔家修习此法之人,却将师礼一道贯入其中。礼君子使起这把戒尺来,自有一股凛凛师威。与之对战之人,常常如见师长,心生敬畏,生不起抵抗之心。
再比如说书君子所修习的书艺。书君子所使,乃是一个竹书卷。拿着一个竹书卷对敌,在常人看来,甚至还比不上戒尺犀利。
但孔家修习书艺之人,却将圣人大道融入其中。书君子使出这个竹书卷来,一招一式之中,皆有一股浩然正气。无论是正邪之人。一旦被这股浩然正气所制,出招之间,定会缚手缚脚。
孔家自先圣、先哲、先贤们传下这由君子六艺演化而来的武学六艺始,每一代便都有六艺君子。
这六人。都是孔家的嫡系血脉,对孔家极为忠诚。而且,这六人,都是在很小的时候,便由孔家甄选出来。刻意培养。
他们出身圣人之家,除了学习自身相对应的武学六艺之一外,其他孔门之人需要学习的各种功课,也都不能落下,更不能落于人后。
是以,每一代的孔家六艺君子,都是文武双全之人。
再有,便是任何一位六艺君子,年纪一到五旬,便要退位让贤。由更年轻的君子接过其位。
孔家之所以立这个限制的原因,乃是孔家经过历代的验证发现,人一旦过了五旬,身体的各种机能和反应便会下降。六艺君子作为孔家的一只奇兵,任何时候,孔家都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在巅峰状态。
众人面前的这六位,年龄看起来都在四十至五十岁之间。这也是为什么,礼君子会对柳云风说,他们当不起柳云风的前辈之称。
而退下来的六艺君子。则一方面负责担负相对应的武学六艺的教习,另一方面,负责进一步完善这武学六艺。
经过千百年的完善,研习之人。又都是天才之辈,孔家武学六艺,可想而知,如今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孔家每一代都要培养六艺君子,不是为了争霸天下。
孔圣人立儒门上千年。这千百年中,儒门虽也屡遭风波。甚至几度面临灭门之祸,但最终,儒门还是在中原深深地扎下根。
这几百年来,儒门更是在百家之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一统了天下人的思想。孔家,早已不需要靠武力去征服世人。
但这千百年历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鼎炉修真记
封神:开局策反申公豹气哭元始
我家老公有点凶
成为白月光(快穿)
大楚无敌
火影之白色修罗
夫人,宫少他知错了
男主貌美如花
都市潜龙
帝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