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传奇人物(2/3)

不离身,莫说是日本人,天王老子也不能拿你怎么样。学全了这两本书的本事,如果你想隐居,就找个风水好点儿的地方隐起来;如果你要报国,就带着一身本领去打日本人。还是那句话,铜钱戴在身上,子弹见了你都要拐弯走。”他笃定的语气就宛如一针强心剂,让林国栋心里的火苗一点点燃起来,眼神里也开始有了光彩,“孩子……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不过是萍水相逢罢了。”

说罢,他转过身去,逃一样地匆匆走了。

这之后,诚如他所言,林国栋的人生峰回路转。他学武功,参军,打鬼子,每次上战场,敌人的子弹永远无法伤到他分毫。正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死,所以不怕死,而在战场上,一个不怕死、且身怀武艺绝学的英勇士兵,无疑是相当强悍的。每一场战役,他想的都是怎么杀敌,而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置之度外——反正高人有言在先,四十九岁,一年不多,一年不少。在此之前……他就是自己想死都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约十六年之后,林国栋得以退伍还乡,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起了舒坦日子。当然了,这里也并不是他的家乡,只是在他颠簸的前半生中路过的一处歇脚地而已。他在这里安家落户,寻了个媳妇儿,再过不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

林国栋很高兴,但又有些揪心:那个高人的影子在他的记忆中来回晃悠着,好像一个莫名的鬼魅。自己四十九岁的生日眼瞅着就要到了,以他所言,钱币的庇护失效也该过期了……自己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商海浮沉,无数的机遇向人们打开了大门。“成功人士”的模板一时间火遍了全国,群情奋起,好像只要你敢拿着身家去搏一搏,就可以趁此机会挣到一笔大钱,跃出原有的社会阶级,成为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

林国栋的儿子林清便是受了这种蛊惑,数也数不清的励志故事打劫了这个年轻人的头脑,像在耳边低语的恶魔,促使他走上了一条看似简单、实则凶相繁出的道路。一开始他的想法倒也不难揣测:不想学习,又想要挣大钱,最好是有那种不用努力的方法搏一搏,那怎么办呢?

出国是不可能出国的,对于一个连英语字母表都不一定认得全的学生来说,想要获得出国的资格近乎难于登天。

那……就只好去给那些已经成功了的商人打工了。

在一番剧烈的争吵之后,这个年轻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座小村庄,离开了他本应该呆在其中好好念书的学校。失去了校园的庇佑,他过早地接触了成人世界的种种光怪陆离,低幼的学历和高傲的心气让他屡屡受挫,林清突然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他甚至无法理解一天中发生在公司里的大多数事情,以他这种人的资质,也确实只能给别人打打工。

好在,打工者的学历大致都和他差不多,有男有女,大家聚在一起也还有的聊。

两年后,林清回来,带来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姑娘,手里捧着一个孩子。

林国栋傻眼了,看着自己儿子那幅吊儿郎当的样子,他大动肝火,破天荒地摔了桌子,大声喝骂。好好的一个人,一个军人的后代,最后混到了社会的底层,混成了这副不忍目睹的样子。林清似乎完全不明白自己的父亲究竟为什么动怒,被骂得一头雾水,心下火起,抱着孩子就走了。

他不知道,林国栋对他有多失望。

事实证明,当年轻人过早地进入社会之后,他们根本无法约束住自己的行为,很容易就会堕落为底层的渣滓——这也正是教育的必要性之所在。正如林清,他只是贪图男女之间一时的欢愉,却完全没有做好成为一个父亲的心理准备。五光十色的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什么三教九流都有,在这里,你想学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