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事(2/3)

沈睿:“这么说,李老爷的担忧并不存在,他只是在杞人忧天?”

许佑德摇头:“不,是存在的。”

沈睿不解起来:“那你刚刚还说,丰年余量,足以抵抗这等危机。”

许佑德:“若是刚收粮的时候,余粮是抵抗的了的。可是如今已经早早地收过了一茬,田农手里的余粮换做了流通的现钱。如今粮价涨了,现钱却不能再涨,原本十分卖掉的一斗米要二十分才能买回来,这不就陷入死局了吗!”

沈睿恍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李老爷也算是个好官了。”

许佑德轻声笑了笑:“我能猜出他话语的深意,却猜不出他的应对之策。”

沈睿:“如今这位李老爷刚从杭州回来,一回来便问了粮价的事儿。他去杭州是为了张户定罪,那他回来便是张户已经定罪。”

许佑德:“他要张户的田。”

沈睿:“要张户的田做什么?”

许佑德回望着沈睿亮晶晶的目光,与她说道:“你还记得咱们在杭州城买馒头时候,那卖馒头的小摊主于我们说得那些话吗?”

沈睿眼睛灵光乍然一闪,“怎么不记得,他说得就是粮价这事儿。”说罢又得意洋洋,“这两件事我早就串联成一道一起来看了。”

许佑德顺口夸了一句:“沈大姑娘聪慧。”而后接着说道,“那你还记得这粮价起源是哪里吗?”

沈睿:“是面价。”

许佑德:“面是什么做得?”

沈睿道:“小麦。”

许佑德:“刚刚李老爷问了张户的地,可能是想把他的地给拿过来直接种小麦了。”

沈睿倒抽了一口气:“李老爷想把张户的地给收了,种上小麦?”

许佑德:“我猜是这样的。”

沈睿皱眉:“江南也能种小麦?”

许佑德:“能是能,不过小麦不经涝,若要在江南去种,浪费的时间精力都太大,对田农来说很是麻烦,也不算值当;而且江南的水稻两年三熟,小麦一年一熟,按收成来说,种小麦也万万没有种水稻得利高。”

沈睿皱起眉头来:“那李老爷还偏要种。”

许佑德:“目的不一样,田农种水稻,为的是糊口获利,李老爷种小麦,为的抑制物价。”

沈睿:“那小麦说是现在种下去,还来得及吗?毕竟如今已经六月了。”

许佑德:“且不说来不来得及的问题,就是这个消息舆论都足够了。你看,因为江南没有小麦,所以面粉全依仗了北边运输,所以才有恶商沉寂牟利赚取打量差额,故意地哄抬高了粮价。李老爷是朝廷的人,是县衙的官!他若是宣布在自己地上种了小麦,无异于是一块高高立起的风向标,这就是在告诉那些无良商人——朝廷要出手了,官要出手了。有这么一个消息放露,晾那些商人也不敢再把价格哄抬得更高了。”

沈睿点点头表示理解:“钱多不如权大,商人最会审时度势,李老爷这么一做,定然会把他们给吓破胆子,不敢随意再变更价格。”

许佑德:“是,而且若是他们依旧胆大包天,在过些日子,李老爷的小麦田也得了收成。这一波收成投放到市场里,也便能压一压虚高的粮价了。”

沈睿:“一石二鸟,只可惜了李老爷的官名。”

许佑德:“他的官名会被万人敬仰。”

沈睿摇头,伸着手指头往下一指:“你瞧,按理说这么一场大事全全按照了李老爷铺设的轨迹行进,那为什么他一点都没有放松的模样?”

许佑德轻声地给了个答案出来:“因为大事未成。”

沈睿:“非也,因为内心崩溃,已然身入地狱。”

书桌上有一跟细长的蜡烛,点燃已经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