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理想之梦(2/3)

藏,吃糠咽菜”。

刘郧也只好讪笑,川西县成了“老爷县”,可都是他的功劳,正想向郑首长道歉,然而郑元兴却高兴的说,“你们这个做法,还是要得的,要是全华夏都变成了老爷县,我们也好享享福嘛”。

刘郧与赭文和都傻了,郑元兴于是解释到,“我们红军打倒军阀与地主,给穷苦百姓分田分地,为什么呢,还不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让全国所有人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将华夏建设成大同社会”。

郑首长看到大家都在沉思,于是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什么是大同社会,就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物资及其丰富,按需分配,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

郑元兴指着屋外的别墅区,充分肯定的说,“川西县就是一个奇迹,甚至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完成,但是总的思路还是对头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能够坚持多久”。

得到郑首长如此夸奖,刘郧一时也摸不清头脑,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事,既然搞不清风向,只好实话实说,“首长说的这些,我也不太懂,我就是个铁路工程技校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铁路”。

赭郑俩人也是一呆,他们其实也揣测过,刘郧根本不是什么机械学博士,因为这厮懂的东西太多了,早就超出机械学的范畴,现在这厮这么谦虚,他们反而认为这厮,就是真正的机械学博士了。

刘陨却没想那么多,有些憧憬的说,“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我的家乡川西县,乃至整个川渝地区,有密集的铁路网,有无数的厂矿和企业,在提高百姓生活的同时,还能成为抗日的大后方”。

郑元兴也是一怔,没想到刘郧还有如此伟大的理想,不由肃然起敬,赭文和就有点不以为然了,不顾郑首长的暗示与阻拦,有些讥讽的说,“刘特派员,你好大的口气啊,要在全川修铁路,靠什么,就靠你这个破破烂烂的钢铁厂,记住,要靠全川的人民群众”。

刘郧倒没有生气,反对赭文和有点佩服,姜还是老的辣,眼光就是犀利,要是靠表面的川西县炼钢厂,恐怕连一根合格的重轨铁轨,都生产不出来,因为一吨的炼钢电炉,只能生产轻轨铁轨。

若论实用性和稳定性,重轨远胜轻轨,而且是战平结合,自然需要重轨,按30年代美国标准,重轨至少要65公斤/米,而华夏与日本的标准,当然要低一些,大多还是19世纪的标准35公斤/米。

在刘郧心中的大后方铁路,是75公斤/米的重轨,单根铁轨的长度为25米,整根铁轨的自重为1875公斤,已超出1吨炼钢炉的极限,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生产12.5米的短轨,但是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降低了火车的车速,甚至不得不牺牲铁路运行的稳定性。

要不是怕惊世骇俗,刘郧甚至想采用后世的长轨做法,将25米的铁轨焊接在一起,形成一根根**百米的铁轨,这样不但可以极大的增强,火车行驶的安全和速度,还可以降低噪音和磨损。

对赭文和的质疑,刘郧只是微微一笑,只要有助于铁路网修筑,礼贤下士又何妨,于是虚心的请教到,“在下浅薄,还请赭师兄赐教,目前毫无头绪,对于如何发动人民群众,更是一窍不通”。

赭文和一时脑热,本想说只要跟着他干革命,等到打倒了四川军阀,整个四川大地随便修,然而话还没出口,人就傻了,他看到了一张纸,正是刘湘亲笔写的派司,刘郧负责全川的铁路修建云云。

看到这张任命函,赭郑俩人都有些苦笑,究竟什么时候能革掉军阀们的命,他们也不知道,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红军倒是一副日薄西山的感觉,若说能短时间内解放全川,连他们自己都有些不相信,自然没有立场劝说刘郧,更加没法空口许诺,胜利之后如何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