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军备演练(2/3)

对马大少爷,有些另眼相看,这个纨绔子弟不愧是大家族出身,对于军事常识还是知道的,眼光也算中规中矩,大家都望着白崇禧,希望由他来亲自点评,这厮可是二级上将。

白老总干咳了两声,才很客气的问刘郧,“此次演练中,也考虑了敌方的远程火力,只是数量较少,所以才让少量部队先期试探,敌人一旦暴露,空中打击就会立马落下,最后无论有没有都一样了”。

不愧是未来的副总参谋长,见地就是不一样,卢汉、刘郧和马继芳,都竖起了大拇指,白崇禧微微一笑,继续点评,“亦诚老弟,这是未雨绸缪,如果我没猜错,假想敌应该是日军的一个标准联队”。

刘郧呵呵直笑,以鼓掌表示庆贺,卢汉与马继芳倒有些失神,日军的小队有60多人,中队200多人,大队1100人,联队3000多人,超过3公里的大炮还真不多,只有炮兵联队,才有成建制的远程炮火,至于步兵联队的直属炮兵中队,顶多配有几门75毫米野炮而已。

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中日军队的战损比是十几比一,据德国顾问团的科学测算,两军的真实战力比较是十比一,因此一个日军联队,相当于3万华夏军队,那么马继芳的判断,也不算太离谱。

那么按刘郧的打法,究竟能否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答案是肯定的,不说地面部队的强悍与否,就说技术兵种的数量,飞机出动了近四十架次,坦克出动了六十多辆,若是仓促应战,连日军旅团都得转进。

小规模攻防演练很快就结束了,前后不过三个小时,就出动了一个步兵营,一个装甲坦克营,一个飞行联队,完歼守敌三千余人,据白崇禧的估测,己方部队战损不会超过300人,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卢汉与白崇禧都是老兵,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对于战士手中的枪支,也一一亲自检查,甚至到靶场打靶,对于造型奇特的75毫米山炮更是热心,刘郧悄悄解释,这是仿制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他们太认识了,以轻便著称,桂系至今还有日本教官,装备日制武器不足为奇,至于滇系地处云贵高原,若装备了75毫米步兵炮,运输起来反而困难,于是只能出高价购买该款武器。

仿制的步兵炮就太奇特了,看上去口径略大,重量略轻,然而射程和威力,却略胜九二式,尤其是射程高达3576米,足足多出788米,说是仿制武器,若论综合的使用性能,事实上已超越了原品。

难怪步兵营进攻时,会将防线设在3公里之外,因为这个距离,刚好超过了九二式的射程,又恰好在仿制步兵炮的射程之内,导致我军能吊打到鬼子,要想与之对抗,除非出动75毫米野炮,问题是野炮运输不便,一个步兵联队也只有八门,彼此对抗起来相差并不大。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一门简单的七二式步兵炮,白卢俩位就知道了川西的实力,其余的轻型武器,已经不用再看了,随后就来到了坦克群中,六十多辆坦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大多是些装甲汽车,只能防防子弹,但是也有货真价实的坦克,正是联合型号坦克。

该型坦克共有十多辆,基本全编在了第一旅,正是德国专家在预研时所造的,重二十多吨,炮火口径88毫米,装甲厚度近100毫米,时速50多公里,只要不是重炮覆盖,一般的轻型火炮基本拿它没撤。

白崇禧和卢汉对坦克很满意,可惜运输不便,否则当场就会拍板,向刘郧订购几十辆玩玩,当然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演练时的战机,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是都是内行自然看清楚了门道。

刘郧也没怎么避讳,直接拉着他们去了机场,让他们亲自感受歼教型战机,该款战机简单实用,综合战力已经超过了霍克,价格却只有霍克的一半,售价为1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