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中华制药(2/3)



这些都知道,刘郧是21世纪来的,还知道一点,不但抗日战争,是按蒋百里的预想演变的,而且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演变,都被此人给算准了,简直令人怀疑此人,才是21世纪穿越过来的,可惜在1939年,此人就与世长逝了,说来真是华夏的一大损失。

孔财神犹豫了一下,才问了一个关键之处,“依亦诚来看,在蒋百里的战略设想中,武汉将是什么地位”。

还什么地位,武汉,不是很快就失守了么,不对,刘郧突然记起,某伟人曾说,自广州、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不由失声叫道,“敌我兵势的攻守交换线,三大血肉磨盘之一”。

“哐当”一声,早已修炼到“泰山崩于眼前,而岿然不动”的孔财神,一闻此言,竟然差点打翻了茶杯,一时无言以对,面沉如水,刘博士也是一愣,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再说就无益了。

明白了,刘郧终于搞懂了,既然是血肉磨坊,那么也就是说,武汉将是一个敌我集聚重兵的大漩涡,有位著名的将军说过,“不需要我们比敌人更有优势,只需要敌人的处境比我们更困难”。

因此,毫不起眼的黄疸疟疾症,正是日本鬼子不断流血的伤口,看来青蒿素还真不能留,好在知道的人很少,连看过的人也不多。

刘郧突然想到一事,低声问孔财神,“世叔,你看那些伤兵和教堂的人,能不能以支援四川发展为借口,将他们都拉去川西县,另外,小侄还掌握了云南白药的秘方,可以大量生产,这些药物,是不是也要列入大规模储备,禁止运出的范畴”。

不但如此,孔财神还略略的问道,“那两种消炎药——”。

刘郧一声苦笑,低声说道,“那两种,提炼的门槛不高,欧美许多实验室,已开始小规模提炼,只是一直找不到量产方式而已”。

“据我估计,最迟二年,磺胺片就会开始量产,四到五年之内,青霉素也会量产,这还是因为大家想赚取高额利润,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的缘故,所以最佳办法就是提高销售价额,让日本人拿黄金来买”。

既然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其他的就好办多了,俩人立马在书房中,敲定了联合办厂的事宜,宣告“中华联合制药厂”正式成立,主要负责生产及销售“青霉素和磺胺片”,两种特效消炎药。

孔财神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对药厂进行绝对控股,比例高达51%,剩余的份额,刘郧占20%,孔玉玲占10%,庞语嫣占10%,庞学忠占5%,秦国洞占4%,刘郧暂任总裁兼执行董事。

三个月之内,主要进行试验性生产,制药厂房暂时设在孔氏别墅附近,今后可能会迁徙到川西县,与新的兵工厂和中德联合研发(实验室)一起,成为川西县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孔财神对于某人打算用两种特效药,支付陆六和史密斯的设备钱,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认为既然是黑货,就干脆出动军队明抢,一阵黑吃黑算了,吓得刘博士出了一身的冷汗。

刘郧坚决不同意,这种事情一做,名声从此就黑了,以后谁还敢来做生意,另外他认为这些黑道势力,还可以帮着消弱日本人,并将欧美一些新型产品运回来,并将一些特效药,高价卖回欧美去。

看孺子不可教也,孔财神也就懒得教他了,只说他自己已经授权几家知名银行,30万银元以下的金额,由孔玉玲直接签字就行了,100万以下,只需要给他孔某人知会一声,就可以了。

100万以上的金额,就需要大家亲自见见面了,比如这一次,孔财神情愿给300万银元,也不愿意过早推出特效消炎药,嗯,这笔钱也给某人留着了,随时可以拿去花差花差。

当然,此次之后,孔玉玲就是孔氏家族,在武汉的最高负责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