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巨蟹战艇(2/3)

枪和88mm坦克炮都好办,就是炮弹与子弹难办了些,汉阳兵工厂是可以生产,但由于没有量产,都是靠老师傅们手功加工,质与量都有些悬乎,所以只好自己生产。

嗯,确切的说,是蚂蚁机器人生产,但是有一个问题,刘郧如是想到,原料怎么办,什么黑火药、黄火药、发射药和硝化纤维等等,自己是文科生兼任铁路技校生,根本不懂化学,更不懂如何制造炸药,以前网上倒是说得多,又有几个能自己做到的。

刘郧知道麻烦大了,感情就算大炮与m2机枪做出来了,只是做摆设的,怎么解决炮弹与子弹问题,难不成还要去汉阳兵工厂,拿些炸药回来,不用脑袋想都知道,在任何时代,炸药这玩意,是严格控制的对象,何况兵工厂的秦厂长,也不会放任炸药随便流出。

正在某人左右为难之际,智脑提出了一个办法,用压缩的空气,做炮弹与子弹的发射药与炸药,刘郧也是脑洞大开,对啊,哥是不懂物理化学,但是在小时候,还是用气枪打过小鸟的。

什么炸药、发射药,不就是通过撞击或加热的方式,使粉末状的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大量的气体,再由气体推进子弹或炮弹前进,最后临近目标时,如果是榴弹的话,就需要再次发生气体膨胀,即爆炸,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

刘郧想好了,对,就采用压缩空气,转眼一想,又有一个疑问,哪怕最好的打鸟气枪,就算不计较杀伤力,射程能有80米,就要偷笑了,能用来当火药用吗,根据小时候的打鸟的经验,气枪飞出的弹丸只要超过20米,一般就不知道飞哪去了,至于杀伤力,不要说80米,就是20米之内,也就能射穿饮料罐。

气枪的杀伤力为什么这么低,刘郧以前也有疑问,还专门请教过高手,高手告诉他原因很简单,就是气枪材料的气密性太差,导致加压程度不够,据说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经研发出了100米外射穿人体的气枪,与有效射伤1000米以上的真枪,还是有云泥之别。

太不靠谱了,哪怕蚂蚁再厉害,可以做出有效杀伤,超过二、三百米的空气子弹与炮弹,也无济于事,刘郧一时兴趣大减。

智脑立马告诉刘郧,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空气中,氮气(n2)约占78%,氧气(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所以很难压缩。

但是,蚂蚁机器人,只针对空气中最常见的氮气,进行压缩加工,再利用气枪给车胎打气的原理,将气态氮气压缩成液体,再由液体压缩成固体,固体再用特殊手段保存下来,就成了一根根头发丝粗细的固态氮气,再将固态氮气装入炮弹与子弹。

发射时,可以通过加热或撞击的方式,让常温状态下的固态氮气,瞬间失去平衡,体积立马膨胀成几千上万倍,远比黑火药、黄火药、双硝炸药等传统化学火药,有效得多,威力也大得多,而且无任何残渣,也不会烧灼枪管与炮管,是最理想的新型火药。

“而且,只有蚂蚁机器人能制造,根本无法普及”,刘郧在心中默默的补充了一句,换个思维来想,其实这样也不错,自己也就是一个小蚂蚁,既没有老蒋、李德胜那样的雄才伟略,又没有统一华夏、灭日吞美的豪情壮志,仅仅希望在未来的抗战之中,能够自保无虞而已,手中的军队能有几千人就该偷笑了。

正准备下令开工时,突然智脑报告刘郧,近二百的蚂蚁机器人,在近一两个月之中,将汉阳龟山下的矿渣与炉渣,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目前已经提炼出了新型合金,约一千余吨,剩余的渣滓将会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估摸还能再提炼一千余吨。

刘郧一时大惊,连忙命令蚂蚁机器人停止提炼,因为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理这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