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8章 制越(2/3)


孙武无话可说,转而道:“制越,兄长可有良策?”

“没有。”伍子胥摇头苦笑道,“抓不到越国的把柄,难以下手哪……”

说起来,吴越同风共俗,除了公元前544年,吴王祭余出兵将一些越国部落赶出吴境之外,表面上两国还是很友好相处的。

其实,就算是发动那场吴越之战的祭余也付出了代价,他被越国名一名叫“焉”的俘虏趁卫兵不备刺杀。

这之后的三十多年,越国臣服于吴国,如今的越王允常安份守己,唯命是从,又遵守先王遗训按时向吴国交纳贡物,看不出任何异动迹象。

的确,就象攻打徐国和钟吾国一样,吴国再次面临师出无名的难题。

但对精通此道的孙武来说,找个出兵理由很简单。

他想了想道:“我有一计。”

“何计?”

“既然吴越一衣带水,我们便以兄弟邻邦的名义,相约共同出兵伐楚。”孙武道,“越国表面上服从我国,暗中却亲附楚国,必然不肯出兵相助,我国便有了出兵的理由。”

“妙计!”伍子胥赞道,“我即刻奏与吴王,发兵伐越!”

至于剪除伯噽一事,他绝口不提。

因为与伯噽同病相怜,他心中始终充满了同情。可他却不知道,恰恰是这一念之仁,最终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悲剧。

……

江南盛夏,一片葱郁,蛙声蝉鸣,掩不住金戈铁马之声。

越国边境,檇(醉)李城。

檇李城以李树得名,成片的李树风中摇曳。正是李树成熟时,到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酒香。这里盛产的李子非常有名,素有李子王之称。

吃的时候,在李子上破开一条缝,就可以吸食里面甘甜的果汁,吸完后只剩下皮和肉。

据说这种吃法是西施发明的,她这样吃了三枚李子就醉倒了。李子上有一道淡淡的痕迹,就是西施当时划开李子皮时留下的。当然这种说法有牵强附会之嫌,一次的偶然划伤不可能让一种植物改变基因。

传说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极其残酷。

多年前,很多李树被无情地砍伐掉,枝干随意的堆放着,枝干上还挂着青涩的浆果,李子树丛中筑起了土墙,一座小城悄然建成。

这时,城前剑拔弩张。

吴国一万人马分左中右三军排开阵势,数十辆战车居于阵前严阵以待,然后是一队持盾的长戟兵,弓箭手在后,再之后是长矛兵和督战的力士。

这一计果然奏效,当吴国使者来到越国请求共同出兵时,越王权衡再三,谢绝了吴国的请求。阖闾大怒,当即派孙武为大将军,伍子胥和伯噽辅佐,挥师南下,在李子城前铺开了战场。

相比于吴国,地处南方,发展较慢的越国人在各方面仍然落后很多,但越国人民风彪悍,悍不畏死。

允常也是一个热血之辈,听说吴国出兵,不甘示弱,留太子勾践镇守,亲自帅兵八千,举兵北上针锋相对。

两军拉开阵势。

呜呜呜――

号角声响彻云霄。

越军阵中,衣甲鲜亮,戈矛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寒光。

事实上,这也是越王敢于向吴国亮剑的一大原因,那就是在兵刃上比吴国强。

欧冶子和钟离泉回到越国,其中欧冶子娶了妻,生了一个宝贝女儿,取名莫邪,又收了一个名叫薛烛的徒弟。薛烛跟着欧冶子炼剑,眼光锻炼得极其锐利,后来成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

越王高薪聘请三人专门为军士打造兵甲,所造兵甲比其它国家明显高出一个档次,有些名剑更是千金难求。

“何人出战?”此时,允常叫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