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59 对手先调整(1/2)

不过中国队的防守反击不是那种龟缩在自己的球门前,然后任由对手在外面随意控球的那种防守反击。

中国队的防守反击相对要积极一些,他们的球员会在自己的半场靠人数上的优势来围抢巴西球员,将他们分割包围,令他们彼此之间无法联系起来。

这一招用来对付巴西队非常合适。

面对中国队的分割包围策略,巴西球员仗着自己的个人能力突出,一个个都好像加林查附体一样,疯狂盘带,靠个人能力来制造机会。

第十八分钟,莫斯奎托带球杀到了中国队的前场,面对方旭和蔡恒的夹防,他并没有及时出球,而是选择了继续带球。在被方旭和蔡恒两个人逼亭之后,他还试图用个人技术来摆脱防守,结果被方旭伸脚一捅,球丢了

被方旭捅下来的足球落到了陈龙的脚下,陈龙直接转身把球送到了前面去,这次奥斯托抢在郑少秋接球之前,把足球顶出了边线。

自从郑少秋进球之后,巴西队就派出右后卫法比尼奥对他进行了更严密的盯防。

中国队掷界外球的时候,上来参与的人也不都,最后郑少秋把足球给了陈龙。

在巴西中场爱德华的防守下,陈龙并没有选择控球,他把郑少秋掷过来的足球直接用脚端回给了欧阳震华,欧阳震华把足球回传给王凯。

这个时候,陈龙已经转身空切跑位,甩开了爱德华。

王凯再把足球传回给他,而欧阳震华也已经完成了跑位,陈龙再把足球传给郑少秋,让郑少秋去结束这次进攻,不管是什么结果,都不重要。

最终郑少秋在法比尼奥的贴身紧逼下,把足球射偏了。

虽然没有打在门框范围内,但也还是算一次射门的,在射门次数上,中国队2:1也领先了巴西。

这次进攻中中国队总共就投入了三个人,就形成了最终的射门。可见中国队的反击效率其实是要比巴西高的。

大多数人也许只看到中国的射门没有形成进球,也没有打在门框范围内,但其实这背后的东西才更能说明问题。

两分钟之后,巴西队在射门次数上和中国队打成了平手。

第二十分钟,莫斯奎托这次突破了中国队在边路的防守,形成了传中。

而巴西另一名中场佩雷拉中路跟上,在距离球门八米的地方左脚推射。

不过这一脚射的比较正,门前严阵以待的郭浩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足球抱在怀中。

巴西队这边刚刚扳平了射门次数,中国队很快又接连打出了两次进攻,陈龙和方俊的远射都相继高出。在射门次数上,中国队再次领先,并且拉开了差距,4:2。

比较射门次数看起来似乎是挺无聊的一件事情,但其实通过这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就多少可以猜到两支球队的表现如何。

在射门次数上,中国队反而比巴西队多,那就绝对不能说中国队是被巴西队压着打的,虽然是防守反击,可是中国队在场面上并不狼狈。

从观看比赛的观感上来讲,巴西队在场面上确实占优,他们攻入中国队三十米区域的次数也要更多,从这二十多分钟的比赛来看,巴西队攻入中国队三十米奇遇的次数确实比中国多,有一个数据统计,虽然不会出现在电视转播上,但确实是有的。

截止到比赛第二十分钟,中国队攻入巴西队三十米区域的次数是四次,巴西队则是八次,是中国队的整整一倍。但是射门次数,中国队是四次,巴西队是两次,中国队变成了巴西队的一倍。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呢

说明巴西队虽然攻入了中国队的三十米区域,但在这三十米区域里的优势就不大了。他们在这三十米区域里的控球时长平均只有二十四秒。

这又说明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