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节 浴血豪强间 上(2/3)

张狂自信满满的说道。既然老天爷让自己再活一次,总不至于就这样把自己的小命又收回去。更何况,如今的局面,已经到了不得不博上一把的地步。张狂这就要以自己手上这七百精锐为筹码,赌上一赌。

——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且,就算对敌人的突袭没有成功,身边有着这许多的猛将保护,外加上自己的一身武艺,张狂相信,抛下那些小兵,带着手下骨干撤出战场的能力,自己应该还是有的。如果手下的人数减少到百来号人,那也就不存在渡船不够的问题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连续几个月的厮杀征战,张狂的心思,也一天天的冷酷起来。

天平军诸将,自然不会想到张狂的心中居然还有这样的打算。作为一群勇武过人的猛将,这些粗豪的家伙齐声为张狂的决断喝彩:

“就是!”

“对啊!”

“干了!”

既然下了决心,接下来,天平军就开始全力筹谋未来的战事。大量的肉食,被辅兵们准备好,让所有战士美餐一顿。闪亮的刀戟,被磨了又磨,一件件刃口锋利无比。马匹的食槽里,也倒满了饱满的黑豆和麦粒,好让掉膘严重的战马,在第二天的战斗中依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与此同时,躲在不远处负责袭扰天平军的豪强私兵们,也仿佛被天平军之前的凌厉反击给吓住了,当天夜里,也不敢出来袭扰。这样一来,倒是让天平军上上下下,睡了一个好觉。

只有担任了斥候队队长的何曼,辛苦了一夜,跑废了两匹马,将豪强私兵与义兵的运动状况全都掌握住。这样一来,知己知彼,虽然未必能够百战百胜,却也保证了天平军至少不会轻易大败。

由于斥候队的努力压制,当地豪强派出的眼线都被他们一个一个的拔除,天平军厉兵秣马的行动,并没有被敌人察觉。第二天一大早,对天平军的举动一无所知的长水校尉袁术,就披上他那件华丽而不失实用的鱼鳞甲,带着手下的亲随骑兵,闯进了当地最大一家豪强,临邑淳于氏的军营中,督促淳于氏早些行军。

临邑淳于氏,是颍川郡名门——阳城淳于氏的一个分支。由于阳城淳于氏的著名党人淳于琼,在党锢之祸被解除以后,不久前被汝南袁氏举了“孝廉”,算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临邑淳于氏自然也要唯袁氏马首是瞻。

当代的临邑淳于氏家主身体多病,不能跟随在袁术身边。但是,为了表示对袁氏的敬意,家主的嫡子淳于导,成为了家中派出的这六百私兵的指挥者。

淳于导今年不过十七岁,然而天赋不错,已经修炼出了“战炁”,是周围几个县中,极为出名的杰出子弟。作为一个热血冲动的年轻人,淳于导对袁术这位“雒阳第一气侠”,简直是视为偶像。

故此,在所有被袁术动员起来的豪强之中,淳于导的家兵,是行动最为积极,对战斗最为渴望的一支。

当然,由于听说了将要面对的敌人实力强悍,袁术并不只是将淳于氏一家带在身边。除了淳于氏之外,还有六家队伍较小的豪强队伍,环绕在袁术军周围。如果遇到了敌人,袁术就可以指挥这些豪族轮流发动进攻,以发挥己方人数上的优势。这样一来,袁术所统帅的军队数目,就达到了一千八百余人。

至于其余的八家豪强私兵,被分配在袁术军主力后方的左右两侧。这样的阵型,可以有效的防止敌军见势不妙,四散逃走。对于如此布置的一招,可是袁术在历次剿杀小股黄巾军的战斗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呢!

——拥有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兵力,那些讨厌的蛾贼,也应当可以乖乖的被压成齑粉了?

被一队装备精良的长水营骑士,簇拥在队伍中央的袁术,志得意满的想着。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