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节 天子坐明堂 下(2/3)

安诏书之后,军师程昱却悄悄的向张狂进言,说道:

“匈奴可图。”

这一句进言,突然间让张狂大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果然,能够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崭露头角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有鉴于太行山一代的贫瘠,张狂所部已经差不多扩张到了极限,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周围的郡县,都对太行军的存在极为警惕。太行军想要在冀州的广阔平原上扩展势力,必然会被郡县的官长们,群起而攻之。

现在的情形是,太行军依据地形优势,自保有余,却不足以出兵征服周边郡县。

被汉室招安,意味着,太行军可以在太行山休养生息,暗中积蓄力量。但是,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太行军必须潜伏爪牙,不可太过于刺激汉室。比如出兵掳掠钱粮这种事,以后是暂时做不得了。

但是,接下来的这两、三年,张狂就甘心乖乖的窝在贫困的山沟沟里,虚度光阴,坐视天下的风云变幻吗?

答案当然是:

不!

南匈奴目前所盘踞的土地,包括了并州的朔方、五原、上郡、西河诸郡的一部分。张狂根据后世的记忆,从地图上认出,这块土地,大致包括了后世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一部分。

别的地方暂且不说,光是河套一地,就可供养百万人口,还能提供大批优质的战马。对张狂来说,这样一块肥沃的土地,正好可以成为,日后争霸中原的精锐骑兵训练场!

而且,对于太行军来说,征伐动乱的匈奴,不但不会刺激到目前正焦头烂额的汉室,还可以让将来的中原诸雄,在相争厮杀时,不会顾忌太行军的威胁。

要不然,以那些割据诸侯的感观纠葛,作为黄巾军余脉的太行军,必然是他们眼中的蛾贼流寇一类。若是太行军实力小,诸侯们自然可以对太行军视作不见。但是,只要太行军带来的威胁被明确起来,几乎可以确定,必然会被诸侯们联合起来,狠狠的往死里打。

“匈奴,蛮夷尔!不通教化,只服从力量!”

“如今汉室衰微,已经无力压制这些草原蛮子了。于是,那些不讲礼仪的蛮夷们,立刻掀起了叛乱,意图摆脱汉室。”

“按说,咱们与汉室也只是虚与委蛇。那些匈奴蛮子,想要去闹,就让他们去闹!但是,千不该,万不该,那些匈奴蛮子们,不该去劫掠周边的民众!”

“我太行军是为了什么,才对着庞大的汉室,揭竿而起的呢?不就是意图让整个天下太平,民众们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的吗?”

“汉室虽然腐朽,倒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一位元帝时的将军,叫做陈汤。他曾经说过一句很是壮烈的话。”

说到这里,张狂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的将领们。

“诸位可知道,这位陈汤将军,说出的是什么话?”

太行军诸将虽然都多多少少读过些书,却没有这种博闻强记的可能。即使读书不少的军师程昱,也不由得竖起耳朵,想听一听张狂的答案。

“可是‘一汉当五胡’?”

出身于汉军北军的乐进,毕竟对汉军中的前辈英杰,了解的更加透彻。不过,见到张狂微微摇头,乐进又补充了一句:

“莫非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正是!”

张狂大声称赞了一句。其实,他并不知道,“一汉当五胡”这句话,居然也是陈汤所说的。

“虽然汉室当灭,不过,我们倒也不用将它全盘否认。老实说,若是孝武皇帝在位,我黄巾军也未必会出现……”

这句大实话,让众人都相当的认同。

“话说回来,如今匈奴蛮子竟敢肆意劫掠我华夏的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