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节 张杨思太原(2/3)

凶悍攻略?

在张狂的显赫兵威下,不少原本准备与太行军对抗的地方豪强,纷纷收起了这份心思,派出使者向太行军示好。这无疑可以将太行军前进的阻碍减少大半。张狂倒也不是非要将对方赶尽杀绝。只要对方肯服软,他还是乐于接受的。

当然,以后那些豪强,若是还有不顺张狂心意之处,张狂处置起来,绝不会心慈手软。

两日后,张狂率领大军略作休整,再次一路向东北前进。一直来到郡城晋阳城下,太行军都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与骚扰。

哪怕太行军到达晋阳城下后,并没有马上进攻,晋阳城中也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样子。原本执掌兵权的兵曹掾不在,郡中的其余大吏也跟着太守一起,多有逃亡。整个晋阳城里,居然没有一个可以顶得上去的机要大吏。

若不是出身祁县王氏的督邮王安,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带着家中仆客聚集守兵,只怕城防坚固的晋阳城,还没等太行军杀到城下,就变成一座没有防御的空城了。

不过,汉末时期的政治生活,主要就是被世家豪强操纵着的。晋阳城前期的慌乱,是因为太守无心据守,只想着逃跑。但在祁县王氏接手城防,登高一呼以后,城内的豪族纷纷响应,出兵出钱,支持王安的守备活动。当太行军先锋周仓到达晋阳城下之时,王安麾下已经有了五千壮丁,而且城中收罗到的粮草,也足以支持全城人员一个半月的守卫。

当然,区区五千训练不足的壮丁,用于守城也就罢了,并不足以逼退入侵的太行军。想要从根本上击退敌人,太原郡反正是无能为力的。为此,经过短暂的商议,王氏与其他世家豪强联名,邀请北边的雁门守军和南边的上党守军进入太原郡,一齐来夹击太行军。

为了让南北两郡的太守动心,太原豪强们心中滴着血,许诺了大量的好处,甚至连太原郡守之位,都被王氏大方的许出去了。王氏与其他有力豪强一齐承诺,但凡能够击败太行军,庇护太原郡安全的武将,就可以得到整个太原郡上上下下的一致推荐,担任太原郡守一职。

有了这个承诺,王氏毫不担心,还会有人不动心!

雁门太守动没动心,张杨不知道。但是,张杨知道,自己是真的动心了。

太原郡守一职,对张杨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虽然他手中有一个上党郡,但无论是人口,还是富庶程度,上党郡都远远逊色于太原郡。而且,在得到了太原郡的地盘以后,张杨也不会让出上党这块地盘。他会按照目前关东诸侯最流行的手法,向朝廷上表,举荐一个自己的亲信来担任太守一职。这样一来,上党这块地盘也不会从张杨手中旁落他人。

如此不合朝廷法度的手法,是从南方的袁术那里最早被使用的。而袁术第一次使用这等手法,却是依靠了孙坚的莽撞。

号称“江东猛虎”的长沙太守孙坚,在事不关己的情形下,毅然决定从南方起兵,讨伐“汉贼”董卓。当他带兵进入荆州以后,在后将军袁术的暗中指使下,孙坚先是逼迫荆州刺史王睿自杀,后来又擅自诛杀同为二千石大吏的南阳太守张咨。

就算是朝廷,对于一郡太守级别的要人,也不能说杀就杀,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才能处罚州郡大吏。孙坚如此行径,却因为袁术的干涉,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被袁术上表任命为中郎将。

同时,本来没有一块固定地盘的后将军袁术,也借着孙坚的恶行,成功的将南阳一郡纳入他的手中。大汉最有名的“万人敌”将军,与大汉最有声望的袁氏嫡子之一的联合,双方可谓是取长补短。消息传到北方,让远在长安的相国董卓,也忍不住对身边人发牢骚道:

“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孙坚这家伙是个傻鸟,只是颇能让手下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