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节 冀州强龙伺(2/3)

争。由于汝南袁氏上一任家主袁隗死的突然,没有明确确认下一任家主是谁,便被董卓干脆的干掉了,附属于袁氏的门生故吏们,对谁是新一任袁氏家主存在很大的争议。袁术声势大振,便意味着袁绍势力的衰退。

如今的袁绍,孤悬在外,远离自己的领地,连军粮供应都需要仰仗冀州牧韩馥的鼻息。而伴随着雒阳克复,讨董战争得到了阶段性的胜利,韩馥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来减少给袁绍的军粮物资。

没有来自冀州的粮草供应,大舅子刘岱也在之前,被酸枣联军耗尽了军粮,袁绍一下子便陷入了补给断绝的危险境地。

为了节约为数不多的粮草,袁绍不得不开始削减部下的军粮供应。如此一来,饥饿的士卒,开始抢掠驻地百姓的粮食,而失去粮食的百姓,只得采摘未成熟的桑葚作为食物充饥,或者成群结伙的逃离家园。

民以食为天,无粮则军自乱。有鉴于此,袁绍必须开动脑筋,想法子搞到一批粮食来度过难关。他想到的第一个选择,依然是从物产富饶的冀州获得粮草。

冀州牧韩馥既然拒绝继续向袁绍军提供充足的粮食,那么,想要从冀州再次得到粮草供给,就只有一个办法:

赶走韩馥。

韩馥在冀州的根基并不牢固。由于上任时间不长,冀州诸郡的太守,多半对他只是表面服从,没有谁会坚定的支持韩馥。而更重要的是,韩馥手中掌握的兵权并不强大,在这个以武力决定成败的乱世,韩馥固然位高权重,却可以算作一个虚弱的巨人。

袁绍目前所拥有的兵力,连同曹操所率领的三千部曲在内,总数在两万以上。而冀州的总兵力,高达五万以上。从这个数字对比来看,袁绍似乎没有什么机会。

但是,可别忘记,冀州各郡对韩馥只是表面服从。如果袁绍愿意拉拢诸郡郡守的话,各郡的郡县兵掌控者们,大多数会比较乐意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然后在袁绍与韩馥分出胜负以后,追随那个胜利者。

如此一来,韩馥可以调动的兵马,就一下子下降到两万余人。偏偏这两万余人中,还有一个前任冀州刺史王芬的亲信——麹义夹在当中。由于韩馥上任以来,对麹义一直是不冷不热,让麹义心中很不自安。袁绍此前派人接触过麹义,自信若是向韩馥翻脸的话,麹义有九成的可能性,会加入反对韩馥的阵营。

麹义所部四千人,是整个冀州州师的精华。他若出头对抗韩馥,韩馥至少要派出一万人才能与之对抗。如此一来,袁绍对上韩馥,在谋算中便有了巨大的优势。

“但是,这还不够!”

提出夺取冀州计划的第一人——许攸,在一众袁绍心腹面前侃侃而谈。

“以车骑将军【袁绍】与韩冀州的关系,可以暗中威逼,却不宜直接为敌。韩冀州【韩馥】虽然是袁氏故吏,毕竟担任过九卿,位高名重。车骑将军如果公开对其下手,难免让天下士人为之大失所望。”

“可是,许先生,若不动手,韩冀州会自动将冀州让给父亲大人吗?”

发出疑问的是袁谭。袁谭是袁绍的长子,为袁绍前任妻子李氏所生。他今年二十岁出头,风华正茂,相貌堂堂,接人待物挥洒自如,大有袁绍年轻时的风度。袁绍对这个风度类似自己的长子,可是很看重的。在起兵反董以后,他便将袁谭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培养这个儿子处理事情的能力。

“公子不要心急,就算不公开动手,也是有法子让韩冀州自动退让的。公则,你来给公子说说,可以怎么做。”

公则,是郭图的字。郭图为颍川名士,曾经在郡中出任“上计吏”,因此见过袁绍。反董战争爆发之后,颍川很快沦为了战场之一。郭图只好带着族人,离开故乡,去投奔有实力的诸侯。而他选择的势力,便是“天下楷模袁本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