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34节桃花依旧笑春风,中(3/3)

子军,这一时期双方倒是心齐。半岛这边。国主王俣等失去利用价值,赵大有兑现宴会上讲的承诺。王俣、韩安仁和保皇派骨干官员,以及李资谦、李资谅及党羽骨干,加上忠于高丽的政治才子,家族男丁全部被送到半岛西海上一处远离其它岛屿的小岛上,共有四五百人,全是带把的。沧赵帝国确实不杀不奴役,让王俣继续当岛主统治臣民。至于此岛主不是半岛之主,那是王俣、韩安仁自觉有身份,有影响力,是海盗国需要的半岛代理人,心存贪婪侥幸幻想,自己理解错了,不是赵国王骗他们。王俣等没问清楚。赵大有也没义务主动解释不是?这主意是赵岳建议的。那小岛是真正的小岛,放眼稍一望就见茫茫大海。但它不是荒岛,之前上面有百八十户棒子民为逃避高丽国恐怖的劳役和欺压盘剥,不知怎么来到了这个荒岛隐居下来,在岛上的山谷中开垦了田地,同时打鱼赶海,以两种手段谋生,如今已被移民到倭外岛和倭人做伴或打架去了。渔船已经弄走了。岛上连棵正经的树都没有,所有的树都在之前被岛上人盖房子、做工具或砍柴给消灭了。不识字、无识短视的这伙草民脑子里没有长远规划,不关心可持续展的环境问题,也或许他们想着只是目前居住在这里躲避官府统治管理,逍遥法外一时是一时,没打算永远在这扎根生存下去。总之树没了。也就没有了造船造木伐的材料。王俣他们到了岛上,也就牢牢困在上面。没有外力救援,休想离开。好在,房子还在,石头土胚茅草房不是华丽舒适的宫殿,不是官僚老爷的豪宅,但总归能遮风挡雨,数量不够,拼命挤把挤把勉强也能塞住下来,不用在外露天享受日光沐、凛冽狂暴海风浴之苦。原居民的灶具家俱破衣服等日用品,以及农具、钓鱼用具等也在,还有点粮食。王俣等来了后不至于饿死,春天了,万物生长,添把野菜做做汤,或者到海边捡些海带,摸些小螃蟹,有本事钓到鱼,也能填饱肚子,顺便减减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就象《陋室铭》中写的一样,无丝竹之乱耳,无安案牍之劳形。也许更有利于健康长寿。而且岛上田地已播种。以前享福享受得都泯灭了人性的大老爷小少爷肯干,自然有夏收,有新粮食,拼命节约吃用,留下种子再种,能持续生存下去。当然,这些人有骨气,就是拉着架不做饭,直接自杀或饿死,或者不考虑长远,把粮食不留种全吃了,快活一时是一时,也全在他们自己决定,世人没人在乎关心。这些高丽前权贵或政治精英大才子以前生活在云端,恨不能吃饭上厕所都不用劳自己干,除了会做诗耍权搞**潇洒,嘴炮愚弄人心坑害人,啥也不会干,仓皇绝望上孤岛,饿急了,仅仅为做第一顿饭烧火就难为得半死,靠自己做一切生存.....啧。好日子在后头。赵岳很清楚,若是把这些昔日权贵丢倭岛上,必定会被虐待惨了的棒子们恨极了活活分吃了。他不想弄死这些人。不是喜欢耍心机内斗么?把你们凑一块,在巴掌大的孤岛上没人干涉,双方势力一目了然,可以放心地尽情地斗。不是视贱民如草,觉得蝼蚁一样无关紧要,生得贱是命不好,吃苦受罪是天理,是应该的?投胎技术好的腐化官僚命好,但命运不靠谱,陷入困境也是应该的,是符合天理的。好好体味一把贫寒苦难日子。欠债总是要还的。不论是欠半岛百姓的,还是欠大汉民族的,都得还。8&l;/br&g;**.1...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