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章 金山带大槐去成亲(1)(2/3)

事一成,湖水自然下放,村村通水渠的事必将水到渠成。万不可提前透露水渠的事。”汉子麟拍了拍王金山的肩膀说,“蒙府上的‘汉子树’都栽好了。就等着有人登门说亲,张罗此事。”

“保证完成任务!”王金山刚要走突然想起合同的事。

汉子麟非常了解王金山的意图,说道:“合同,你可以拿回去让藏大槐、白云鹤看一看。我不会勉强你们。”

王金山拿着合同告辞。这一次汉子麟喊出闺房的方圆来送。路上,王金山从方圆嘴里了解一些提亲的风俗,加上上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让王金山蛮有把握地去了。谁知道蒙阿婆提及“汉子树”和“女儿树”的事,让王金山这个大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王金山问及方圆,方圆高兴地说:“这藏大槐的亲事八字有一撇了!”然后对王金山解释:

所谓“汉子树”、“女儿树”就是男女双方在定亲前种一棵槐树罢了。也就是男孩找媳妇,要在门口栽一棵槐树……意思大概是汉子看门了;女孩要找婆家,要在厨房门旁植一棵槐树,意思是厨房里有做饭的了。端午节还要举行“植树”的仪式,要赛龙舟,给水神送粽子,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汉子树”。这样,好女孩不要再来勾这家的男孩。等到六月六如果两棵槐树都活了,互相到对汉家的树上系上红绸带子。亲事也就成了。

藏大槐和蒙雪莲的亲事有了希望,王金山借款给村子里修渠也就有了底气。等到农历五月五,百里御龙河两岸,上万人给水神送粽子,观看藏大槐带领的舞龙队和各村龙舟队竞赛。王金山邀请白如雪白奶奶和蒙阿婆来到槐抱椿下,见证王金山和汉子麟签订借款合同,然后到那女双汉家里家外植槐。

等小麦收获归仓,白如雪和大胡子一起带一车的花生种子去了蒙家,蒙阿婆带着他们找到了南飞鸿,换回来一车的大豆新品种。

季节不等人,夏播完毕,修渠先从槐树林村开始了。王金山邀请池玉美免费规划、指导工程的实施。由于工程简单,王金山就支持汉子麟的意见,由汉向明负责施工,也弥补前一段时间chu shou花生品种的损失。

这一次,汉向明倒也识趣,加上汉子麟每天来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尚可,能够按计划提前完工。万事具备,只欠放水,只要龟蒙山村蒙家答应防湖,御龙河就会满河,河水已满自然流到金槐湾和槐树林村各家各户和菜园里,河西的山槐庄也有了水。

转眼到了农历六月六,蒙雪莲打扮得像仙女一般坐在轿子里,在蒙家多位姑娘的陪同下,先到夫子庙祭祀了大槐树,后到渡口的槐抱椿上系上红绸子,最后被抬回了家门,亲自在厨房门口的小槐树上系了一只蝴蝶结,以象征“女儿树”,期待有一天被嫁给另外一棵“汉子树”上。

“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夏季晒衣服书籍作为一种传统风俗,相传源于汉代,赤帝子的一个御弟在夫子庙一东有“晒书台”,神母泉以西有“暖衣阁”,以南有“嗮谷场”。六月六日这天,宫女便“登阁曝衣”,祝福皇帝万岁;文人雅士来晒书台晒书,跪求天书降临;民间也在这天晒粮,以求风调雨顺。

王金山担心白云鹤出去惹事,就命令他在教好书的前提下完成三项任务:一、嗮被褥,二晒教材,三晒大豆和花生种子。下午检查无误,沐浴、喝酒、吃水饺、看庙会,由他选。如果有半点差池,拿他试问。王金山交代完去找汉子麟、汉向阳商量定亲和放水的事情。

白云鹤上过一节课,把事儿交代给了蒙香莲,偷偷去了蒙家,站在大门外往院子里看,只见厨房门口的“汉子树”上结了红绸子,白云鹤问走过来的蒙飞熊:”你们家的汉子树给几姑娘栽的?“

“蒙香莲啊!”蒙飞熊说,他知道白云鹤这小子做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