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8章 责任与权利(2/2)

诸位是不是觉得,一个穷家小户,怎么会老是说自己不饿呢?

事实上,她们确实总会说自己不饿。”

汤山依旧在笑,只是大颗大颗的泪珠却滚落了下来。

“汤山年幼无知,总会在她们说不饿之时,递来的食物给吃下去。

现在想想,其实她们那里是不饿,只是想让她们的子弟我多吃一点罢了。”

汤山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

此时,杨耳接过话,说道:“诸位,我们并不反对大家长式的教育,也不反对丈夫对妻儿的处罚,可那必须是适当的,而且是在妻儿确实是有错的情况下。

而本案的被告王顶,却是在自身有错的情况下,还对自己的妻子张氏拳脚相向,这明显不是什么所谓的教育,而是彻彻底底的施暴。

且有什么样的责任,才能有相应的权利,据王顶邻里提供的证词来看,王顶夫妇从成婚至今以来。

王顶不但屡次躲逃兵役,且对于家中耕种等农事也甚少躬行,多是张氏在忙碌,此人根本就不配谈什么教育妻儿。

所以,陪审团在定罪之时,还请根据所有事情综合考虑。”

杨耳之所以会说这些,是因为在定罪的时候,按杨文华的规定,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最后得按票数来说话。

而票数的组成,分为汤山三票,杨耳与房遗直各两票,陪审团十五人,一人一票。

而陪审团十五人里面,只要两个府兵子弟,加上杨文华与汤山,还有杨耳,确定下来的只有八票,总票数却有二十二票。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争取到其他人的赞同,这个案子最后很可能被定成无罪。

可不要小看传统的力量,在如今的人们看来,丈夫殴打妻子,这种事情完全是理所当然的,怎么可以因此而定罪呢?

这不是杨文华想要的,可为了保证律法的公正性,杨文华也不能挨个的告诉这些人,这个案子得怎么判啊。

不然,这个判罚厅不是成了杨文华的一言堂了,就算其他人不敢反对,杨文华今后也得忙死在这里。

所以,杨文华只得用这样迂回的办法,以达到对这个案子定性的目的。

在刻意营造出来的氛围下,在场众人对王顶行为的态度,终于向着杨文华需要的方向开始转变,接下来的投票,想来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