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密谋(2/4)

的事件中,就进入了曹操的“黑名单”了,当初,杨彪领头鼓动各个老臣们一起煽动汉帝迁都北上投靠袁绍的时候,董承是坚决站在杨彪身旁的,做为了几名带头、串联的大臣之一,而不像伏完那样隐身于众多的故旧大臣之间;但是董承不知道,曹操之所以只动了杨彪而没有去动他董承跟其他几位老大臣,那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也是一位国舅,他曹操还没有到跟汉帝翻脸的地步,而除了皇亲国戚之外就属杨彪官最大,名声最大,家世最大(也是跟袁绍一样‘四世三公’),动杨彪也是有杀鸡儆猴的意思在,可惜的是,董承还是很“天真”的认为,曹操不敢随便动他皇亲国戚的,殊不知,曹操最痛恨的就往日“何进”、“梁冀”、“窦宪”等外戚与宦官祸乱朝政,所以,迁都许昌之后,曹操对于“后族”(皇后一族)在政治上尽力的打压,最多也只给一些空头的官衔,绝没有实权;而对于董承这样妃子的亲族,曹操也是稍稍宽松一些的,但是却也并不是放任自游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伏完要尽力隐藏自己的缘故,来到了许昌之后,他非常清楚的知道曹操对于权柄的yu望以及底线,只要不去触及曹操的底线,他伏完一生的富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伏完也不想就这么放弃他对于权柄的yu望,所以,他就暗地向汉帝刘协进言,抬出了董承去做这个出头鸟了。

虽然董承没有伏完那么老奸巨猾,但是董承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在经历了上一次杨彪事件之后,董承很清楚的知道了,他们这些个老臣与曹操势力之间的差距,所以,面对曹操这样一个对手,董承是不敢有半点轻视,思考了一个晚上之后,董承终于就定了行动的步骤了。

第一步,就是自己暂时什么都不要动,因为董承也清楚,曹操在皇宫之内安插了不知道有多少的眼线,自己进入皇宫拜见天子,以及天子带着自己去太庙、功臣阁等地,还有赐锦袍玉带的的事情一定会传到曹操的耳朵里面去的,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肯定会对自己有所怀疑的,会派人密切注视着自己的,若是自己现在有所动作的话,恐怕也会一五一十的落入曹操的眼中,那么天子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可就难办了;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尽量多观察一下朝中的大臣们,仔细分析一下他们中间谁最有可能会成为真正的“盟友”!

所以,董承在看过了汉帝交给自己的密诏之后,首先是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藏好了密诏,并且将暗藏密诏的玉带的紫锦重新缝好,以备万一,之后他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照常的上下朝,也不随便跟朝中大臣们说话、吃饭、聚会等等,显得一些如常;果然,曹操在细作们回报了董承进宫之后的表现一如往常以后,也就对董承放松了警惕;这一下不仅是曹操放松了对董承的警惕,连老狐狸伏完都对董承有些刮目相看了,当日他一听说汉帝在自己进宫献计的第二天就把董承叫去了,并按照自己的计谋给董承赏赐了锦袍玉带之后,气的在自己的房间内只摔东西,暗怪这个天子年纪实在是太轻了(才十八岁,当然年轻!),考虑事情根本就不周全,连续两天见了两个外戚,这不是给曹操提醒吗?!此外,伏完也深恨自己当日没有跟天子讲清楚这一点,以董承的性格见到密诏之后肯定会马上行动的,那么董承的行动就等于是暴露在曹操眼皮底下在谋划对付曹操的事情,这怎么可能成功呢?!可是,之后的几天,见到董承根本就没有什么行动,一如既往的样子,伏完开始还以为是董承没有找到密诏呢!但是渐渐的,伏完发现董承每次上朝都在暗中观察朝中各个大臣,心中就明白了,董承这是在寻找“合作伙伴”呢!他肯定是找到密诏了!伏完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起了董承:这小子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经过上次杨彪事件之后,做事也沉稳起来了,这样很好!这件事情有成功的希望了!不过,此事成功之后,对这小子还得小心提放才是,最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戏女倾城 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 万化祖神 恐怖地铁 终极单车 特种桃花运:近身兵王 天价弃妻,前夫请自重 天之骄女 谁让他修仙的! 去西游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