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军阀 126 寒流逆春(1/3)
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了东北大地。半夜时分,地号叫着,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地洒下,让刚刚感受到一分春意的大凌河两岸,又回到冰天雪地之中。
卫兵梁黑虎将炕烧得很热,可躺在被窝里的李焘却感觉很冷,那是从心里渗透出来的冷,跟温度没有丁点儿的关系。
一日之内,老太爷李鸿章连发四封电报过来,接着是荣禄半申饬半抚慰的电报,随即就是来自阳曲的那个朝廷的电报,再下来,奉天的巡警总办周冕也打来电报。一封封的电报将李焘的心摁在寒潭中无法自拔,一场寒流真正的袭来了,就在辽西初见春天的时节里!
俄国人,都是因为俄国人!?不,自己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调集兵马压迫辽西的老毛子,还有那个一心向吞并武毅新军、压制淮系力量的朝廷,还有在山东玩弄着诡计的袁世凯,还有在天津谈判桌上的那些个列强国家。诚然,美国人表达了合作的诚意,日本已经向游击军提供了帮助,可是在和谈未成之前,辽西的局部利益在他们眼里不足以与和谈能够取得的利益相提并论。在此时,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取得他们的鼎力相助,不可能!
辽西,必须要挺过这一关才能赢得美国的真正帮助,才有资格与日本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才有实力与朝廷里那些亲贵王公们抗衡。由此。一场政治上地战役摆在了李面前。
毫无疑问,他面临的局面很糟糕!
李鸿章的四封电报婉转地、直接的、命令式的告诉李焘,降职以安洋人在所难免,盛京军务的控制权必将易手,而贸然回师入关则万万不可!荣禄在电报中的语气是严厉的,这是大清国总理军务在训斥一方镇将,安守辽西不可轻动与军费物资缓缓供给,两者之间蕴藏地含义李焘一看便知——朝廷终于祭起忠君法统的利刃了!最恼火的是。朝廷一纸电令要调走唐绍仪,调去的地方恰恰是山东!联系袁世凯向慈禧太后进贡金银,向荣禄提供军饷的动作来看,山东要向辽西反击了!
这些内部的危机比不上外部的压力。俄军调动萨维林支队南下,由马格里连科将军统一指挥四万余俄军压迫至辽河一线,盛京地区的巡警队被俄军严密监视,大量的军需物资从旅顺沿着铁路向奉天、海城集中……
内,危机四伏!外,战云密布!内忧外患交集下,李焘又如何能够在暖和的坑上睡着呢?
“嚓”。他划亮火柴点燃油灯,轻手轻脚在梁黑虎地轻酣声中地穿好衣服,提了莫辛步枪推门而出。至于盒子炮,则被刘大印索去研究了。
沉沉的夜里,寒风卷着雪花不停地飘洒着。李焘打了一个冷战,憋住一口气,紧紧手中的步枪。向亮着灯光的北堡门走去。
“谁!?口令!”哨兵是警醒的。在喝问的同时拉动了枪栓,不过,他拉枪栓的声音显得颇为凝滞。想来是夜里地低温让枪机运动不良了。
“匡复!”李焘站住脚回答了口令。
“东北!”哨兵回令,向李焘走了两步,透过风雪看清楚是总统官,连忙立正致礼。
哨兵地军帽上、肩膀上厚厚一层白雪,他站立的脚下,雪被地跺出一个深坑。眉毛、眼睛和刚刚冒出毛茸茸胡须的嘴唇边。冰渣子清晰可见……
这是自己的兵!不。是这个国家的兵!有这样的兵,还担心什么呢?!打吧。就算事态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老子还有这样的兵可以依靠,可以跟内外地敌人决一死战!
“哨兵!你地任务完成了,这里,现在移交给我!”李焘一个立正还礼:“四个小时后再来换岗。”
“总统官……”
“执行命令,回去休息!”
寒风呜咽着又卷来一片雪花,哨兵离去地身影迅即被弥漫的白雪遮蔽。
几乎被低温凝固地冰凉空气让李焘的头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动九洲
魔熊之雷霆咆哮
首席在上:101次蚀骨宠妻
大魔王的都市生活
萌妻听话快吃药
我在末世旅游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的恶毒未婚妻
划水小侯爷
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