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军阀 147 张謇入幕(2/3)
以不偏不倚,不考虑利益因素去写史,以后的历史,都是胜者、强者书就的!在读书人、在状元公的骨子里,还是在读书求仕之余保留有那么一点点的傲气或者说是骨气——留名青史不如留名民心!
不管怎么说,就算李焘在今后的官场倾轧中倒台,飞将军、霍姚骠一般的名声已经跟这年轻人结缘了。
军旗下,李焘领着卫队缓缓策马行来,他们身后是重新编组序列的新兵营。在年轻的官兵脸上看不到一丝久战的疲惫,而他们身上的军服,他们眉宇间自豪神情中透露出来的一股子浓厚的硝烟味,却让他们的凯旋变得更加震慑人心。
蹄声踏踏,步伐严整,纵然是得胜之师,却也掩不住金铁肃杀之气。欢乐的人群在看清楚队伍的瞬间安静下来,擂鼓的忘记了抡动鼓槌,放炮的忘记了点火,舞龙舞狮的怔怔地通过眼口看着整然行来的军队,顶礼膜拜的拭干了迷糊的眼泪,却又有更多的泪水涌出!
“恭迎辽西子弟兵!天朝雄师呐!”
一声喊打破了十里亭的短暂沉寂,人们被喊醒了,“辽西子弟兵、天朝雄师”的欢呼顿时如潮如雷地响起……
远远地,李焘跳下马来,急步走向十里亭外那跪伏着的几位老者。此时他没有丝毫的作秀、算计的心思,面对真诚的百姓,他能付出的只有真心真情。
站定,立正,致礼。
“各位长辈请起,李焘和官兵们可受不得如此大礼!辽西父老对武毅新军的深情厚谊本就无需表达,官兵们早已铭记于心。”李焘扶起几位老者,看到他们老泪纵横的脸。心脏也着实地被重重敲击了几下。他又行了一个军礼,沉声道:“武毅新军是辽
兵,保卫辽西父老、匡复东北乃是天职。怎敢受此
汪声玲连忙附和,好歹将那几位老人劝住,命人扶进亭内休息。
“汪总办,这,恐怕有些过了吧?”李焘侧身背过几位老者,不悦地道:“劳动百姓如此。还不如劝业经营!”
“大帅,这是辽西百姓地一片心意,总办衙门未曾组织也未曾鼓动,皆是父老乡亲们自愿而为。”汪声玲颇有些委屈地道:“辽西民心如此,大帅也不必太过着意。”
唐绍仪、吴禄贞行到近前,也是低声解说,李焘这才释然,朝着人群挥挥手中的马鞭。喧闹声遽然一减,全场再无丝毫声音。
李焘走上十里亭的台阶,向亭中诸人略略点头招呼后,转身立正道:“有劳各位父老热情相迎。李,武毅新军全军官兵无不感恩!此时。李心情激荡也说不了什么场面话,只能对父老乡亲们表示一个态度,武毅新军将一如既往地攥紧手中地武器,时刻警惕着外敌的举动,保卫辽西,保卫辽西的新政开发!李焘相信,我等军民同心,辽西洋务必成、新军扩编必成、辽西民生必能改善、沦陷国土必能匡复!请父老们拭目以待,五年,五年之内,李焘此番誓言必践!”
说完,李焘向人群再次行了一个军礼,转身向肃立候令的部队一挥手,队伍在一片喝彩欢呼声中滚滚向前,开进锦州。
盛京将军行营暂驻辽西总办洋务处。一番酬过后,李焘将张迎进后堂喝茶叙话。
李焘刚一落座就抱歉道:“状元公,李焘今日琐事缠身,怠慢了季翁,尚请恕罪。”
—
“大帅客气了,能在辽西众人之前得大帅召见,张幸甚,脸面有光呐!”张起身行了一礼,不等李焘客气谢礼就坐回椅子上,又道:“今日见得辽西民众如此拥戴大帅和武毅新军,张心中震撼之余却有更多的感叹担心。国朝中兴不在朝中而在辽西,只怕……”
李焘心道,这状元公说话可直接得很呐!也好,正对我了脾性,真要去咬文嚼字地绕上一圈,那才头疼得要命呢!
“李焘年轻浅薄,虽然时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辅娇娘
女修重生指南
佳妻有约
都市修真高手
惊世芊华
缚爱为牢
民国特情
妾室
综漫之花火
我是万古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