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卷 军阀 160 双管齐下(1/3)

州府城地处女儿河汇入小凌河的三角地带,随着关内年间开始逐渐增加,又在去年拳变和津门之战时达到高潮,加之辽西镇守使府和武毅新军总理营务处收容奉天难民、提倡辽西开发,因而此时的锦州人丁兴旺,在满清视作“自留地”的关外,竟然是一等一的热闹。

小小的府城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需要,新建的泥砖草顶房渐渐地漫过了小凌河,沿着大车道向正在兴建的锦州火车站方向延伸。

军事工业核心区,则位于锦州府城的东北角,在全城的位置来看,处于小凌河的下游,工业废水不会在将来困扰锦州百姓的生活,而废烟则在常年的东南和西北风向下,也不会落下哪怕一丁点的煤烟到城市街区。当然,这个选址的考虑还要兼顾安全保密性,小凌河在锦州东北角转了一个型弯,弯内的北岸就是核心工厂!

三面环水,一面是高大的围墙,围墙开口处必须经过武毅新军宪兵司令部侧边,那些戴着白袖章、荷枪实弹的宪兵们足以阻止任何有窥伺企图的不良分子。

李焘当然不指望“环保意识”能够引来“客人们”的赞誉,对工业基础薄弱不堪的大清国来说,那些吐着黑烟的高大烟就是炫目的本钱,欢迎还来不及呢!谁他娘的能想到这些烟一旦多了,会给当地百姓带来什么生活上地困扰?

和约还没签订。美国私人资本还不敢进入,却在拉西默的积极奔走下派来了一支庞大的“官方矿产勘查队”;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合资条约已经敲定,却因为同样的原因无法在形式上大张旗鼓地宣扬,却不影响基础设施的设计、兴建;说到底,就算是满清政府与列强不签订任何协议,就算是战争形态一直保持下去。辽西对列强资本展示出来地商业机会依然能够变成现实。

武毅新军军械所,这个牌子很低调,低调到一般人以为这里就是修炮校枪、生产一点子弹的所在而已。可是,当李焘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练军将领们和钦差大臣特殊随员领进森严壁垒的厂区时,绝大多数人都目瞪口呆地大抽凉气。

面积接近万亩的工业区,中央是两座正在修建的圆形“循环水冷却塔”,标示着火力发电厂的所在位置。在工业动力机械正从蒸汽时代走向电气和重油时代的发端年份里,在远东的锦州出现这么个物事。绝非普通人所能理解!

钢铁厂、炼焦厂、铁合金厂、生铁精铸厂、机器制造厂、枪炮厂、化工厂、药棉厂、丝厂……这里是一个完善地小型工业体系,只要原材料储备充足,就算在被重重包围的情况下,也能够生产大批枪炮弹药武装军队。

李焘放下上官的架子当上解说员,洋洋得意地边行边说边看人们的神色,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健谈。

载振此时才明白,为何武毅新军和盛京将军府的人如此的简朴清正到不近人情?原来,他们手里的银子和全部心思都花到这里面了!盆儿饭,是有道理的!想一想,这可是为了匡复东北。为了大清江山的万事永固啊!佩服,真他娘地佩服!当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李打下如此基业,将来恐怕只有比李鸿章过之,绝无不及!哈哈,老子这个和稀泥的。不也能水涨船高了?!

此时的载振已经将李焘视作利益共同体。

一路行进已经部分开始正常生产的枪炮厂,除了不时有站岗或者巡逻的军人行礼之外,所有的工人、技师都如沾染了刘大印地桀骜脾性一般,自顾自各行其是,对来客视而不见,更别说停下致意行礼了。

载振快走两步赶上李焘,小声道:“光翰兄,您看这些家伙……”

李焘笑指不远处围墙上的几排宋体大字。

“匡复东北、振兴国防。工厂如战场!”

“血肉之躯不能打败侵略者!”

“用创造、效率、质量保家卫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御灵萌主 暖宫灯 北宋大法官 红楼之玉润冰炎 世界膨胀,别人进化我修仙 网游之猎魔术士 酒吞混乱后总想对我图谋不轨[综] 我男人战力爆表[穿越] 极品小农场 我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