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10 稀罕玩意(1/3)

第二天清晨大约六点左右,几乎一夜未眠的李焘被生物钟催醒后,躺在炕上用有些涩痛发胀的眼睛看着茅草屋顶的竹檩条发愣。

令他睡不着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前段时间睡得太多太多;二是旁边的兄弟二柱子小小年纪脾气却不小,不,是鼾声却不小;三是这些天的经历实在够刺激,让人心神难以安定;四则是身上突然有了责任,比以前那个小小少尉排长更重的责任,这责任,在他心里是国家的、民族的责任。

唉!太沉重了……

昨天晚上简单的欢迎宴席上,李焘不仅仅感受到聂士成军门与诸位军官对“恩相后人”的热情,也在言语间听明白了:昨天八里台一带之所以比较安静,是敌人在积极地调兵遣将,准备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那么,在全军都在积极准备迎敌的时候,经过一夜休息又身担重责的自己,就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以身体条件为借口,拖延炮队阵地勘察任务的完成了!

想到这里,李焘一骨碌地爬起来,却因动作太大而牵动正在愈合的、已经不太严重的伤口,不禁呲牙咧嘴一番好歹挺住。

“二柱子,起来了!”李焘边整理衣衫边招呼二柱子,如今二柱子是军门派给自己的护兵了。

二柱子其实醒着,可是这如自己一般年轻的、亲切如兄长的“大人”心里有事儿,他不敢出声打扰,索性明智地装睡、装不知道。此番一听李焘招呼,忙利索地起身,三两下收拾停当后又来帮不会穿新官服的李焘。

所谓官服,一没有补子,二没有顶花,只不过是官服的式样而已。即便这样,当李焘挎着盒子炮,背着长枪,骑在马上由二柱子牵着出营时,还是引来官兵们一阵又一阵的窃窃私语。李焘对此倒是坦然得很,还把脸色调整成一副自然微笑的模样,见人就点头,丝毫没有官长大人的架势。

不会骑马的李焘没有快马加鞭的胆气儿,此时的马成了很不舒适的轿子,代步工具而已。还好二柱子晓得大人有伤,服侍得小心周全,两人慢慢地一路行来,也没在坐骑问题上出现麻烦。

八里台在天津城南,与百年后繁华的景象相比还颇为荒疏,只有寥落的几个自然村落而已。站在一处高地上遥遥看去,西北——东南流向的海河犹如一条玉带绕过天津城。

李焘微微摇头叹息。此时,河流带给两岸的不仅仅是灌溉和航运上的便利,还有入侵者的溯流而上!从大沽口到天津不过几个时辰的路程。

大沽口陷落了,守将为聂士成属下之淮军右翼左路统领提督罗荣光,他带着麾下将士和自己的眷属真正实现了他的誓言——“与炮台共存亡!”

看到海河,想及昨晚宴席上诸将提到罗军门时的悲戚神色,心里不由升起对这位军人的崇敬之情。(罗荣光战前新任新疆喀什噶尔提督,本可立即启程赴任,反倒在大敌当前之时陈情晚行,带着眷属入住大沽口炮台,以示抵抗侵略者的决心。)

看着东南方向,李焘伫立半晌后行了个军礼。那是向罗荣光、向淮军右翼左路的两千兄弟行礼。

二柱子体会得到“参议大人”的心情,也有样学样行了个举手礼。

海河,是八国联军依仗舰船优势进攻天津的动脉,武卫前军要保卫天津就要切实控制海河。此时没了大沽口炮台,就只能依靠八里台和跑马场的钳制之势了。实际上,天津保卫战有两条战线,一条是针对紫竹林租界内洋人驻军的内线,一条则是天津外围的八里台——东局子一线,此为外线。内线力争歼敌收复租界,外线的任务则是拖住八国联军溯流而上的主力,在内线战斗结束后相机反击,力争夺回大沽口炮台,逐八国联军出海。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武卫前军也是腹背受敌,处境艰危!

到了实地,李焘才能感受到聂士成的压力,也能切实地体会到让武卫前军炮队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赘婿战神 恐怖网文 军长大叔,别使坏! 反穿之我家太子不称职 三国之我不是蚁贼 相见相离 被迫成为大佬们的眼中钉 顶级高手小说 王爷狠狠疼:爆笑小邪妃 五代十国时期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