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卷 基业 228 饮鸩止渴(1/3)

荣禄摊牌并给朝廷递上专折之后,李焘在一种期盼的了整整六天,才得到军机处以太后懿旨的名义发来“不允盛京印制发行代行券”的电报。

兜头一瓢凉水浇在李焘头上,他营造强国基业的计划就此卡了壳。在已建工业只能提供少量军品却无法产生足够的效益之前,盛京发行名为“代行券”实为纸币的钞纸,关系到的不仅仅是武毅新军建军计划和锦州工业基地的发展扩大,还是他未来对全国货币金融实施控制,从而建立与列强相对应的金本位制货币政策的基础。同时,一个汉臣要控制这个国家的真正权力,不仅仅是有军权就可以的,没有掌握满清朝廷的命脉,他没有办法实现少流血甚至不流血的革命理想。

儒雅中不失年轻英武之气,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朱其琛应召而来。与在京城逛窑子时穿着不得体而闹笑话的大帅相比,这位富家公子出身的金融专家,在交际场上是一手辽西开发政策提供的商机,一手武毅新军的影响力,端的是左右逢源、混得风生水起,入关不长时间就博了个“经济大家、海派翘楚”的名头。

浏览过电报,朱其琛没有象李焘那样板着脸苦思,而是微笑着朝他的大帅行了一个“老派”的拱手礼道:“大帅,朝廷要饮鸩止渴了,却不能阻止盛京主导中国金融的脚步,只是时机发生了变化而已。”

李焘眼睛一亮。急道:“说,说下去!”

“荣相要建设武卫三军,那么必然遭遇一个天大的问题。如果朝廷此番重建地武卫三军不如武毅新军,那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如果朝廷要将武卫三军建设成武毅新军这样的强力军队,他又当如何?他得求您!那几种我们特有的军械只是一方面,军队的编制体制、训育等等问题,他难以解决,至少在他的体系中。包括袁督的那股子人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再则。只要您咬定整编费用不松口,朝廷就得在重建武卫三军的同时拨支大批钱粮,这是当今朝廷财政无法承担的。对于朝廷来说,要解决问题就只有增税,把军费最终摊派到老百姓头上一途可走!”

心情顿时大好地李焘笑着起身道:“重宇,我们后园子走走,边走边说。我在这里着实有些待闷气了。”

历史被李焘改变了,满清朝廷没有赔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给列强,也就没有大量地增加赋税,造成广泛地社会矛盾,从而为民主、民族、革命思想营造出最理想地成长温床。如今,李焘如果能在军费问题上再推动一把,无计的朝廷只能加派捐输税赋,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是李焘的想法。朱其琛的想法却是不同。

“税收加重在大清国是从咸丰年间开始的。1862年以来是逐年升高、有增无减,百姓负担日益沉重,社会经济基础日渐削弱。金融问题也自然凸显出来。当然,朝廷诸公没有多少金融知识,也是大清国力无法调集的原因之一。1895年咱们输给了日本人,那是国力地差距吗?是,就算大清国工业发展速度没有日本快,技术更新也没日本迅速,可是大清却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和与之对应的经济基础,半封闭的农业能够迸发出来的潜力还是可观的!相对来说,当时大清国力仍然远高于日本。失败,失败在于大清无能调集这些国力!从当今的世界强国经济形态来看,调集国家财力的手段,除了强征之外就是金融!大帅,金融这张牌,您可千万不能丢,盛京发行纸钞地事业必须推行!信用货币能为盛京建立经济全国地基础,能为盛京套取更多的海外资金,能为您目前的扩军备战提供更多地支持。朝廷加税之后,民怨必起、民变必生!地方实力派自然会在财政问题上借机各行其是,造成江楚三折货币政策难以推行的局面。届时,您再强力要求盛京纸币发行,则事情自然能成了。”

“只可惜要苦了老百姓!”

“大帅!”朱其琛生生地将“妇人之仁”这个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剑主苍穹 阴间火锅店 错嫁后总裁站起来了 垂钓黑影面具,开局冲了魅魔! 道界天下 万古佛皇 最强昆仑掌门 笑仙盗 科举:状元皇后她旺国旺家旺夫君 我有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