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卷 革命 245 南下征歌(1/3)

京将军府的晚饭桌子上,江玉麒用与李焘差不多的速扒拉完碗里的饭,碗筷一放就意味着可以说话了,乃问道:“姐夫,你派金哥出去做什么?”

李焘也放下碗随口回答道:“送个口信,今晚你要自己看书了。哦,对了,最近都看什么书?”

“史记。唐先生说,男儿不读史就无以立大志。”

“读到哪里了?”李焘赞许地笑着点了点头。

“秦皇本纪。”

李焘心念一动继续问道:“有何见解?”

“强秦崩塌因暴政而起……”

李焘摇头道:“不对!”看见江玉麒一脸的迷茫,又见聂红衣停住了吃饭的动作,显然对两人的谈话留了心,乃道:“太史公治史严谨、公正,却限于见识,对秦帝国崩塌的因由见解并不完全正确。北宋的《资治通鉴》也没有将强秦之所以行所谓暴政、之所以中央集权后依然很快崩塌的原因阐明。玉麒,读书是学习古人的经验,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转为己用。人云亦云的读书法要不得。”

看着丈夫如此耐心地教诲小弟,聂红衣的脸上漾起笑意。

“姐夫,那你说强秦因何崩塌?焚书坑儒、大动劳役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皇陵,执政严苛、动辄杀人,这难道不是暴政?”

李焘微笑道:“以前我也认为这是暴政。可近来却转变了认识。秦之所以崩塌,乃是因为一种新地国家体制尚未成熟。”

江玉麒睁大了眼睛。

“七个国家在战争手段下统一为一个国家,这就是所谓的秦扫六合然而,雄才伟略的始皇帝清楚地知道,军事手段强行达成的统一。大秦这个统一的集权帝国并不稳固。七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各自地国家传统和基于周文化而衍生出来的差异,传统和差异在人的心里甚至是潜意识里,依靠武力不可能征服或者抹去。因此,必须以文化征服人心!采用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巡游天下封禅泰山等等举措,就是要消除文化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的七国痕迹,融七国意识为一国意识。始皇帝的这些举措,意义远大于军事上的辉煌胜利!一个统一的、远比商周时代的中国地域更辽阔、中央权力更集中地帝国。不,应该说是初步凝聚的民族出现了。就中国和华夏民族的历史来说,始皇帝第一次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打下烙印,一个民族的烙印。此时,七国从意识上开始消失了。取而代之地是后来称为汉的民族。华夏一统真正的意义不是政治上的,而是民族上的。所谓今日之华夏民族由远古传说的圣君缔造之说并不可信,我认为,缔造华夏民族地是孔子的教化、地域的纽带关系和始皇帝的政治。”

“可是……”

“可是一个统一的新民族刚刚出现,还有很多秉持着旧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思想存在,这些思想的存在不利于凝聚民族、不利于统一的强大帝国。因此,必须消灭这些思想!这就如同当今世界一样,一个国家之所以形成,乃是民族传统之因由,要消灭一个国家,首先就要消灭他的民族性,将这个国家所有人地思想意识融入到侵略者的思想意识当中,这不是战争手段能够解决的,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达成的。换到秦始皇的那个时代现实来看。也是如此。历史没有给强秦以太多的时间,一个大民族尚未磨合成熟,就因为政治上的问题被复辟思想者利用而险些陷入再次的分裂。陈胜、吴广、项羽、张耳等人,不就是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吗?可以说,一个大华夏民族地形成,秦是砖,奠定了主体,汉则是瓦,完成了最后的封顶。”

“姐夫。你地意思是强秦崩塌的主因是六国的残余思想与统一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斗争使然?”

李焘惊喜地看着江玉麒若有所思的脸神情,用很肯定的语气道:“我认为是这样的。强权有时候无法跟思想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年代空间:凶狠硬汉娇宠小辣媳 九天武神 无限之十倍积分 进化危机 红尘修神 混蛋英雄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1 从乡村球队走向豪门 魔教圣女非要嫁给我 穿成天道亲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