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难眠之夜(2/3)
呢?
没有多少政治工作经验的李焘再次茫然了,连苟来顺轻轻地离开也没有发觉。思绪迷乱中,只有苟来顺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回味——“没出路才当兵。”
募兵制和普遍兵役制不同啊!李焘排里的战士都是义务兵,是履行一个国家公民的义务,他们是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走进绿色的军营。而现如今,中国的青壮农民们是为了谋生而当兵,有粮吃、有饷拿就行,吃多少粮、拿多少饷,就出多大的力,这在他们看来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可是,他们绝对不可能有高水准的战斗意志!
有理想,有血性,有强烈的国家、民族、军人荣誉感,没有家人和自己的后顾之忧,这才是高水准战斗意志产生的基础。可是,目前的李焘无法办到这些,也许只能用高军饷和铁的军律来初步打造一支强军,再逐渐地从思想上来改造这支军队,从而达到铁军的标准。
李焘又拿起李鸿章的电报看了看——“军械、粮饷、兵员、人才,按需照拨不误”。那是否意味着自己可以给新军官兵发双饷呢?如果能成,那么在武毅军战功名声的基础上,肯定会有不少有着一定文化程度、爱国忧国的青年来投军,再从中挑选精壮加以训练、培养和思想教育,兴许比改造苟来顺之类的战士容易得多。
那苟来顺之类的有战斗经验,表现也很英勇的战士咋办?看来只有加强教育!那就成立军中学堂!
李焘的思路逐渐地开阔起来,索性拿起铅笔勾画自己理想中武毅新军的未来。
同一个夜晚,北京城西北角的颐和园里,满清中国这个老大帝国的实际最高权力者——慈禧也没有睡意。民间传说,这西太后老佛爷是猫妖转世,夜里精神头就特别地好!此时,老佛爷就和几个皇亲王爷和满族重臣摆谈着大清国的事儿。本来,这样等级的召对议事是满族王公大臣的专利,此时却出现了一个汉官的身影——长江巡阅水师大臣——李秉衡。
自慈禧发出宣战上谕后,各省第一个响应的就是这位李秉衡大人。他带着匆忙纠集的三千兵星夜北上,用他的赤胆忠心赢得了慈禧的赏识,这才得已参与其会议。
也许是长期熬夜的原因,慈禧的脸是灰黄色的,两颊略微显得有些消瘦,又刻意摆出一副威严的、高深莫测的样子来,因此显得眉毛和鼻端的距离远大于鼻端和下巴的距离,简单点说就是拉长了老脸。
“……这都三更天了,聂士成电奏保举李焘暂领武毅军之事,李鸿章迁都抗战之议,今儿怎么也得拿个章程出来,端王,你说说罢,你不是最要打战的吗?”
端郡王载漪此时哪里有心思去想什么聂士成、李焘的,他听到消息,洋人的议和条件第一款,就是惩办挑起战争的首恶和拳变的首恶,很不巧,他正是这个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尽早取代光绪登上大宝,他不惜率人趁乱冲击瀛台,不惜与八卦教首领勾结,不惜撺掇老佛爷与洋人开战!成为所谓最有力的主战派大臣。眼看着,老佛爷一门心思地要听从李鸿章的意见和谈了,他能安生吗?
慈禧见载漪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轻哼了一声道:“就知道你没个主意,跪安吧。”
载漪顿时如获大赦?不!是如丧考妣!此时的跪安是表示老佛爷下定决心要丢车保帅了!自己这个主战派的首领必然成为和谈的牺牲品。
慈禧看都没看颤抖着身子缓缓退出的载漪,转向荣禄道:“你是知兵的,那李焘真能成事儿?”
荣禄忙稽首道:“回老佛爷,据各军所言,天津之战全仗李焘之力才连获大捷,得已维持目前局面。聂士成虽由李鸿章简拔而起,平素也跟两广串通声气,颇不听从调遣,屡有违令之举!不过,聂士成保国之心天日可鉴,想必他也不会在天津军事问题上胡乱马虎。只是……”
“说罢,这里没别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漫]狗哥的穿越指南
重生之都市狂仙秦轩穆雪儿
重生之最强武侠系统
三相经
证道九重天
神奇的武侠戒指
重生之侯府嫡女夺天下
风水小宗师
万古一帝尊
葬龙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