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30章暗流(1/3)

夜幕降临,首都北京已经是万家灯火。卢一鸣从情报部驱车回到家中。像往常一样他和宝珍吃完晚饭,然后走到茶几旁边落座,漆上一壶浓茶,浏览了一会儿当天的报纸。报纸上通篇几乎都是描写战争的情况,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新闻。

卢一鸣粗粗浏览了一遍,然后放下报纸,端起茶杯开始享受茶叶的芳香。也许是养成了习惯,眼睛自然而然落到墙上的军用地图上。觅然之间他有想起了方才在情报部,情报头子伟峰说的话“老大,根据可靠情报,在美国华盛顿,以美国总统柯立芝为首的欧美各国首脑,正在紧急会晤,由于消息严密封锁,我情报人员无法探知会议的内容。”

卢一鸣问道:“都是哪些国家参加会晤,搞清楚了吗?”伟峰答:“有英国首相丘吉尔,法国总统加斯东、杜梅格,苏联外长加米洛夫,意大利总统……。会议整整开了5天,对外严密的封锁了消息,似乎形成了重大的决定。”

卢一鸣笑道:“好家伙,都聚在一起了,恐怕有好戏看了,有什么特殊的迹象吗?”伟峰答:“各国政要参加完华盛顿会晤后,便匆匆离去。唯独英国首相丘吉尔还迟留在华盛顿,具体他要和美国总统商谈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卢一鸣沉思了一会儿,临走前反复叮咛伟峰,设法搞清楚华盛顿会唔的内容,越详细越好,便打道回府。此刻卢一鸣反复咀嚼伟峰反馈的情况,心情有些烦躁,不由暗忖:中苏战场上形势的逆转,已经完全暴露了中国对苏作战的准备情况,否则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扭转战场上的劣势,不难理解,华盛顿的会晤,是必然要出现的局面。

以美国为首的对抗阵营,似乎形成了牢固的战线,这一点卢一鸣一点也不意外。美国虽然有强大的国力,但是它的武备还不足以对抗中国。发展军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虽然美国的海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它的陆军目前还囊中羞涩。

面对当前严酷的现实,美国从后台走向前台,是必然的趋势。总让别人充当炮灰,这种惯用的伎俩已经不合时宜。英国目前抽不出一兵一卒,法国更不用说。这两个老牌的列强,眼下根本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威胁,哪嘛谁有可能率先出兵那?

卢一鸣反复思考得出结论,这次华盛顿会晤,肯定是讨论对中国出兵的问题。下一步战争的规模将越打越大,这是卢一鸣最想看到的结果。当初的战略构想就是一战而定乾坤,中国若想主导这个世界,必然要用拳头说话,没有任何退路。

卢一鸣在地图上反复考量,最后把眼光锁定在土耳其身上。鉴于它俱佳的地理位置和长期以来土耳其人对领土的扩张,再加上土耳其人和苏联人的世仇,很可能单方面用兵。看样子在哈萨克斯坦要密切注意土耳其的动向,他准备明天把这一情况交给国防部去实施。

然而,卢一鸣确实疏忽了南洋问题,包括国防部、军事专家也没有想到美国出动海军,对南洋发动了进攻。关键是蒋中正。出于一己之利,在大陆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对苏拉威西岛单方面采取了行动,继而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

同样是这个夜晚,一辆黑色的骄子轿车停在总统府门前。民国政府参政两院院长黄兴从车上走下来。夜色笼罩着他模糊的身影,似乎有一种神秘感。平时黄兴很少拜访孙中山,早年两人在同盟会时,由于政见不合产生了缔结,除非在公开场合,两人很少来往。

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后世黄兴于1916年就应该挂掉了。毕竟那个时期,中国处在最混乱的阶段,颇有政治抱负的他,为革命呕心沥血、奔走四方,殚精竭虑下,造成了他的早衰{他是肝硬化导致死亡的}。当时他的威望几乎和孙中山齐名。

自卢一鸣主政民国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迅速走上了康庄大道,成为强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来自异世界的荣耀 今天霸总顺利退房了吗 从港岛电影开始 重生小妻太甜啦 明月如霜:全3册 海贼之最强武魂魂环 人皇世界捡宝箱 何嘉唐盈 农女有空间:开荒摆摊种田忙 寒门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