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33章逆袭贝如(2/3)

,地势平缓视野开阔,最初成为连接远东的重要的水上通道。当初苏俄人到远东来,几乎都是沿着这条水道前往。后来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到贝如,使贝如到米什哈的水运更加繁忙。

再后来,西伯利亚铁路绕道贝加尔湖西南端的斯留丹卡,沿湖转到米什哈。这条水路才渐渐衰落下去,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货运量。眼下一座壮观的码头,出现在官兵们面前,夜色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距离贝如码头还有1公里,陈赓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部队迅速成散兵线,我倒在冰雪之中,瞬间冰面上没有了人影。

陈赓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贝如和码头,视线相当模糊,什么也没有看清楚。陈赓命令团部的侦察兵前去侦察,必须抓两个舌头回来。冰雪中跃起几个矫健的身影,迅速向码头摸去。由于码头下方的湖面上,冻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船舶,为侦察兵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作用,不一会儿他们的身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大约40分钟后,几名侦察兵带回两名苏军哨兵。事不迟疑,陈赓、杜聿明亲自审问。一名团部的参谋用俄语问话,其中一名年青的苏军哨兵,显得异常暴怒,呜啦哇啦试图反抗。一个高大的侦察兵迅速上前,双手抱住苏军哨兵的脖子,没等人们看清楚怎么回事,只听咔嚓一声,这名苏军哨兵的脖子被扭断了,另一名岁数偏大的苏军哨兵很快就范。

苏军哨兵交代:贝如城里有一个营的苏军,西南山谷约20里地,有一个旅的苏军驻扎在那里。陈赓和杜聿明简单商量了几句,很快形成了战斗方案。当东边的天空露出一抹亮光的时候,陈赓发布了向贝如偷袭的命令。很快卧在冰雪之中的士兵向贝如包抄过去。

贝如城的最高长官苏军营长,此刻在一处俄式房屋里,正搂着情妇呼呼大睡。枪声突然响起,苏军营长被惊醒,情妇也吓得失声尖叫。这名苏军营长反应很快,迅速穿戴整齐。这时一名哨兵狼狈的跑进来大声说:城内出现大批中国军队。

震惊的苏军营长没有犹豫,迅速拿起电话,结果不通,电话线早已被掐断。接着他命令向旅部发报,可是为时已晚。枪声在门外响起,只见他的副营长,没带帽子、衣衫不整的从外面踉跄的跑进来。浑身是血的副营长扑通倒在地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披着白色斗篷的我军士兵冲进了营部……。战斗没有任何悬念,一个小时后贝如被占领,接着陈赓命令杜聿明带领两个营,迅速抢占西南面的山口,设置阻击阵地,防止苏军向贝如增援。与此同时,陈赓向旅部发报,贝如偷袭成功。

20里外的苏军,惊闻贝如传来的枪声,行动也很果断。在联系未果的情况下,迅速派出一个团的苏军向贝如增援。然后迅速上报伊尔库斯科司令部。布留赫尔司令官接到报告,大吃一惊。立即责令该旅火速向贝如前进,接着又派出一个师的兵力随后增援。

按说精明的布留赫尔,不重视贝如那是假话。关键是斯留丹卡我军发动的强大攻势,使布留赫尔忽视了贝如。还有一点,贝加尔湖将面临大范围解冻,中国军队不可能从十分危险的湖面上发动进攻。但是贝如传来的枪声,使他如梦方方醒。

早在中苏大战前,由于苏军的整体战略是放弃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因此在伊尔库斯科地区形成了大纵深防御体系。中国开辟第二战场后,这条防线还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然而,布留赫尔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一旦在贝如开辟北部战线,将和斯留丹卡形成南北两条进攻路线,他的伊尔库斯卡防线,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贝如绝不可丢失。

天大亮后,陈赓接到杜聿明的电话:说发现一个团的苏军沿着山谷向贝如而来。陈赓命令杜聿明务必坚持到天黑。随后激烈的战斗开始,苏军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战至中午,杜聿明打退了苏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不小心捅破天 妖孽狂少 合金战神 超级兵王 源于雷欧世界的奥特N计划 最强全能保镖 从前这世间 天师重生 医道圣手在都市 虚拟之洪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