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被惊呆的李恪(1/2)

接着李好还有个大手笔要规划的,不过这都需要时间,需要他亲自考察后才能制订的,很多东西根据后世的记忆去实行的话有可能在这个时代是要碰壁的。《〈《..所以李好把西湖考察完了,立刻又同李恪赶往钱塘江去,这里也有一个大工程需要搞,那就是抵制钱塘潮的钱塘海塘。

钱塘潮指发生在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蔚为壮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北宋诗人潘阆有一首诗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

交叉潮距杭州湾55公里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交叉相抱,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一线潮是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回头潮是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老盐仓。

最佳观潮地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塘江海塘又名浙江海塘。浙江省古代伟大水利工程之一。全长00公里。高6-7米。 其中北岸从杭州至平湖金丝娘桥,长160公里,南岸从萧山至上虞夏盖山,长157公里。海塘始筑于秦。唐开元元年盐官一带重筑,称捍海塘。原为土塘。后历代都有修筑。北岸海塘多用条石砌成,塘身横断面呈梯形,条石间用铁锔和铁锭固定。背面用土壅固加厚。海宁盐官镇一带古海塘现保存完好。

原本要到开元年间才重筑的海塘又被李好计划提前了,这同样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只是这是一个完全耗资的民生工程是没有收入的。李好想把这里弄起来是因为这个地方每年被海潮危害的程度比较大,这对杭州的发展很不利,更怕被一些有心人利用。考察完这里后李好又和李恪马不停蹄的赶往后世的上海地区。

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汉以后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唐天宝十载,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元至元十四年。华亭县升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至元二十九年上海县立,也辖于松江府。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州及华亭、上海县。至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县,金山卫。至清雍正四年(176年),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县。到嘉庆十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县。

这是后世上海地区的历史,只是在这个初唐年间,这里还是一片空白,连行政区划都没有,直接归属杭州管辖了。李好跑到这里来,是想把上海设为杭州的另一个经济开发区,杭州一个经济开发区的力度不够大,无法支撑李好的大计划,必须把这一片全部发展起来,这功绩在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绝色冷妃 鬼神大人的祭品新娘 全才高手闯都市 法神降临 至尊玄月 竹马宠不停:小青梅,好甜美 百世飞升 花都仙帝 巅峰明月 日夜不休:总裁的蚀骨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