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六 新扎祭酒(2/2)

岁考由博士主持。旬考考查学生十日之内所学习的课程,包括诵经一千字,讲经两千字,问大义一条,笔试贴经一道。获得三分为通晓,二分为及格,不及格的有罚。岁考是考一年以内所学习的课程,口问经义十条,通八条为上等、六条为中等、五条为下等,下等为不及格,须重习(即留级)。重习后岁试仍然为下等则罚补习九年,仍不及格,则令退学。

官学的学生在学期间一律享受公费,包括衣服、膳食都由朝廷和地方政府支付。学生考试成绩不佳,有“停公膳”的处罚;学业、品行具佳者则给予奖励。凡六学学生操行过劣不堪教诲的,科考连续落第或九年在学无成的,违反假期规定不返校或作乐杂戏的,都令其退学。

毕业考试由博士出题,国子祭酒监考。考试及格即取得应科举省试资格,如欲继续求学,四门学的毕业生则补入太学,太学毕业生则补入国子学。

官学还有放假制度,经常性的为“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季节性的为“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阴历5月农忙时,授衣假在阴历9月预备换冬装时,每次各放假一个月,准许学生回家探亲。家距学校路程较远,或家有大事,还允许酌情延长假期。但已予延长而逾期过多,则令其退学。“诸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新唐书》)

从这些来看当时的分科教学、学年和学制的设置、学业考核和假期规定等日常管理手段等,唐朝国子监与现代的中国大学几乎区别不大,真是令人惊叹。只是李二可能要失望了,国子监是以儒学为主的,自己对儒学可没那么多的兴趣,虽然四书五经什么的在他脑海倒背如流,但是他从来就没认真学习过其思想。

他想搞的完全也和国子监现有的制度搭不上边啊,他想搞的是把国子监变成一所全世界最高等的学府,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个专业都是世界顶级的专业。而不是一群只研究儒学的学究,更不能用政府的钱养一帮官二代,他们这些人会缺钱吗?

想到这里李好心里有点沮丧,他如果要大变的话,难度肯定非常之大,朝廷那些官员还不把他喷死?李二把他弄到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我的左手是条龙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鱼跃龙门 极品逍遥高手 我的恶魔小男友 枭雄 穿书后她成了大佬 断案之河清海晏 天道魂荒 人在1980,刚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