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1.心碎的声音姚老师:十好几年的夫妻能(2/6)

严小络捂着脸也没吭声,默默挨了这一巴掌。

然而就像江满说的那样,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严小络爬墙的事情,姚志华不说,也照样有人知道,尤其严小络离婚之后,跟黑人男友的来往就大胆起来,反正也无所谓了,很自然就会被更多人知道。于是没多久就传出来了,先从她单位那边传过来的。

姚志华下班回来,就忙着跟江满讲。说现在学校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而且马长林自己现在也没怎么瞒住。

“他除了跟我,他那段时间不是气得不行吗,还跟别的同事说过,反正就是意难平呗,说严小络卑鄙下贱骗了他。”

“不是……”江满看看他,“姚老师,您那天还说我幸灾乐祸,您现在这是高兴个什么劲儿呀?”

“不是我传的。”姚志华笑,表情有点得瑟,“这么多人都知道,跟我没关系。”

姚志华松了口气,你看,不是他传出去的。

然而这绿帽子就算在沪城,这个年代还是有些太吸引人眼球了,马长林那段时间差不多就成了“奇耻大辱”的代名词,见人都想躲着走。

等到家属院私下议论“一报还一报”的时候,严小络在单位越发不好呆下去,后来听说辞了职,宣称要跟黑人男友去米国。

然而黑人哥们虚晃一枪,跟严小络玩了几个月之后,主动说根本没有能力给她担保去米国,就突然闪人了。严小络狼狈傻眼之余,很快又结识了一个港巴子,跟马长林年纪差不多,之后听说借着港巴子的关系去了港城。

马长林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消沉了一段时间,倒是把心思放在两个孩子身上了。

然而他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俩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能凑合则凑合,家里日子反正不可能井井有条了。

据马秋汝说,她爸居然神奇地学会了煮粥和炒鸡蛋,还会炖大锅菜,饼子馒头就只能靠买。就是她叮嘱了好多遍,她爸晾出来的衣服还是皱巴巴的。

中秋节江满又稍微忙碌了一阵子,面包店按照以往惯例做月饼,这些年“小公主面包房”的月饼也卖开了,吃了都说好,偏偏她店里也就保持那么个规模,现烤现卖,很多人到了节前要排队买。

店里忙起来,人手不够,家里有黄阿姨带孩子,江满就自觉去店里认真呆了几天,要知道平常她这个老板可以好几天不露面的。

到农历八月十四,中午饭一过,所有的月饼都卖光了,她就跟店长小张讲,明天放假,歇业一天,老家远的回去过节是来不及了,大家都出去玩儿去。

“下午先别急着放假,你们还不能就懒着了。”江满笑道,“咱们自己个还没有月饼过节呢,我家都没有,我们家姚老师单位过节发了几斤月饼,跟我们的一比简直没法吃。”

“姐,我们这一个来月,要是多雇几个临时的帮手,多做,敞开了卖,能多挣不少钱呢。” 江满的徒弟小陈说。

小陈在店里干了两年的面包师了,他实在不明白,人家别的店里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请好多临时工人做月饼,加班加点连夜干,也要充足供应,保证顾客随到随买,毕竟挣钱的事情哪还有不干的。

可他们家这位美女老板姐姐呢,丝毫不为所动,店里月饼烤不上卖的,尤其到节前这几天,很多顾客来晚了就买不到,慕名而来,失望而归。

“饥饿营销,懂不懂?你看现在周围也开了好几家面包店、点心店,就没有比我们家生意好的,有人排队别人就会觉得肯定是我们家的最好吃,再说临时请人手不一定靠谱,砸自家牌子得不偿失。”

江满笑着招呼几个面包师和营业员,“下午再辛苦一把,我们自己专门做点儿,按大家口味、每个人需要多少统计一下,统统都算店里发给大家过节的,精工精料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