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正文 第一卷第十二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五)(2/5)

军魂,是朕的左膀右臂,肱骨大臣李靖李药师,我崇拜的传奇人物,唐朝的建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贤臣之一,与秦琼、尉迟恭一样级别的国公爷。得罪不起呀,若杀他,大唐军队就乱了,他的弟子门生故交大部分都在军队里任高级将领,侯君集、李世绩都是他的生死之交,连先帝都惧他三分,我就更不敢了,于是就温和的传旨,“老爱卿,偌大年纪,起身回话,来呀,给老皇叔赐座,慢慢叙说。”

“谢皇上-----”,李靖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呀!皇上您身为天子,应赏罚分明,这是先帝遗训哪,皇上,暂不说这些俘虏的战将和兵员是杀或放,请皇上能否考虑一下,这场边疆大战,有数十万浴血奋战牺牲生命保家卫国的英魂们,为了皇上的江山社稷,血染疆场,客死他乡,尸骨无存,他们和您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也是父母生爹娘养的,为了你们李家的江山社稷,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他们的英灵都在天上看着您呢?而你不为他们报仇雪恨,反而要赦免他们,怎不叫人寒心呀,他们都是我们的仇人、敌人,而且都是渤辽国精挑细选的精骑,都是以一敌十的王牌杀手,极其难缠,尤其是梅丽,心狠手辣,一身毒术,冠绝天下,毒死我朝许多高级将领和军士,她的丈夫还死在薛大帅的枪下,国仇家恨,她肯定会报仇的,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释放他们如同放虎归山、龙归大海,他日还会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重新谋反,到那时,我朝剿灭西突厥时,会腹背受敌,顾此失彼,有亡国的危险啊!养虎为患,必为其乱呀,所以为求我朝国泰民安,永享太平,也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老臣恳请皇上斩杀俘虏,明正典刑,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望皇上三思!”一段威风八面落地有声的正义之言,让我停下了手中御笔,确实李靖说的有道理,事关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的基业,我历史又是一代明主,千古贤君,无论从国法和道义上,还有名声方面,都不由我认真考虑考虑,我不能改变历史,背上骂名,遗臭万年吧!

在我左思右想无有对策时,大理寺卿王正和出列跪倒奏到:“吾皇万岁,臣王正和有本启奏,望皇上恩准!”我暗自松了一口气,有他挡箭我不用为难了。连忙道:“准奏,爱卿平身。”笑眯眯的看着他,“谢皇上。”“皇上,渤辽国是我附属番邦,一向与我朝交好,这次反叛纯属叛臣铁世文自己野心勃勃,私心所至,以致酿成滔天大祸,两国刀兵相见,所以我朝应表现出天可汗的如海肚量,他们都属渤辽国的将领和士兵,所以交予渤辽王处置最为妥当,一方面试探渤辽国现在的忠心,另一方面将梅丽收服回唐营,我朝军队不仅又增添武艺高强的大将,大大加强我大唐军威,而且梅丽将军的“毒蜈蚣”天下闻名,对周边小国还可形成震慑威胁,令他们投鼠忌器,不敢轻起战端,再有谋反之意,况梅丽夫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及擅使毒,令人防不胜防,战场上就是需要这样的武将,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的战将,有百利而无一害也,望陛下以大局为重,不拘一格降人才,到那时皇上的求贤若渴,任用贤才的贤明之声将流传四海,名扬天下,大大缓解渤辽军民的同仇敌忾之心,再起战火,天下地老百姓也免受战乱之苦,共同感激陛下体恤万民之心,望陛下恩准!”跪下叩头,停顿一下,接着说道:“此外,微臣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叛将梅丽夫人的武艺高强,又聪慧过人,文武全才,现在高句丽造反,正好让她待罪立功,疆场效命,如果和昭阳郡主同行的话,肯定会双剑合璧,强强联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胜而回的,请皇上圣裁!”一番洋洋洒洒的话语,真真假假的,让人无法辩驳,我满意的冲他点了点头,他笑得更开心了。

大殿之上,议论纷纷,众大臣都在窃窃私语,乱嗡嗡的,声音越来越大,以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暗自商量了好久,然后对了对眼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尸行遍野 穿越诸天做土匪 救世战歌 斗罗之武魂是雷电 风武传奇 阵仙 不灭武尊 狐王追妻 极恶龙君 骑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