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温县(2/3)

文的风貌。

等到光武皇帝,宛城起兵,中兴大汉,定都雒阳。我河内郡距离京畿更进一步,儒道的发展亦是不断加速。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司马氏才后知后觉,开始跟上郡中的大势所趋,尝试接触儒学。

但真正让司马氏,彻彻底底脱离武将的行列,专心开始研究经学的缘由,还要从老夫的曾祖说起。

永初元年,曾祖以从事中郎的身份,跟随着车骑将军邓骘,率兵出击西羌。当时的邓骘兄弟可谓是权倾一时,是以曾祖作为其亲信,虽败仍就是一路平步青云。

但在后来,曾祖以左冯翊行征西将军,总督诸部攻击西羌之际,因未能救援右扶风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三部,导致其全军覆没,最终获罪下狱,被灭口于狱中。

曾祖之后,本是世代为将的司马氏,立誓不再涉及兵事,开始闭门苦心专研经学。直到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祖父,他博学好古总算有些所得,使得司马氏成功获得周遭乡党、宗族的归附。

然而,相较专守一经、累世相传的世族,我司马氏欠缺的底蕴,并非是几代人能够抹平。是以,我就开始不断的另辟蹊径……”

“祖辈创业艰难,懿当然明白。”司马懿听到这里,不免有些疑惑道:“只是这些与懿娶谁,究竟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当然有关系。”司马防并没有因为司马懿的搅扰而动怒,他只是继续叙述下去:“老夫已经走过多条蹊径,却发觉都是死路。是以,现在将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当今之世,虽说是乱世,但话语权仍旧掌握在士林物议的手中。士人之间的相互评议,仍旧是一时之风。就似你这样的诸生之家,若能得一、二名士品评、赞赏,瞬间就能身价倍增,成为诸侯的座上之宾。”

“就好似当日的曹孟德?”司马懿再度打断道:“父亲难道要我也学着他,挟持许邵,逼迫他给个类似‘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

“名士品评,能令人犹如登上龙门,是以千里求名就算是战乱之中,亦不鲜见。”司马防道:“只可惜,曹孟德当年能做的事情,你现在并不能做。

一来,他本就是宦官之后,可以百无禁忌;二来,最先投机取巧者,还能当桩逸事传扬,后来者学之,便像是在拾人的牙慧。

事实上,当今之天下,已经再难一步登天。但却并非没有蹊径可寻,只因清议的基础,乃是乡里的评论。也就是说,只要利用乡评制造舆论,成为乡邑之士,就有机会从温县脱颖而出,成为天下之士。”

“天下之士?”听到这样的称呼,司马懿心中忍不住激荡起来,他脱口而出问道:“那么该如何利用乡评,成为乡邑之士?”联想到对话的起因,司马懿试探地追问道:“莫非是联姻?”

“是的,联姻,与郡中之人联姻。”司马防轻轻颔首,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道:“联姻、师徒、僚属,这些都能构筑一个人向上的阶梯。但其中联姻是至关重要。

如今之乱世,流民聚屯,大族迁徙,正是我司马氏脱颖而出,寻求晋升之机会。而你作为司马氏的麒麟儿,是我司马氏合纵连横,凝聚一县甚至一郡之力的关键。

郡中联姻,强强联合,则能把持郡、县僚佐,扩大司马氏在此间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司马氏在乱世之中,打出与同郡之人守望相助、缓急相应的旗号。

诚如是,司马氏就能获得河内郡士人的支持、襄助。你等兄弟也都能藉由这些人的口口相传,成为乡邑之士。而等到你等皆进入仕途,亦可与河内士人们守望相助、相互提携。

届时,派系缔结,以你的天资,或许就能成为其中的领袖。若当真如此,则我河内温县司马氏大兴之日,计日可待矣。

是以,你只能娶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圣道狂徒 最强筑基境 第一玩家 报告盛爷,夫人每天都在装乖巧 将门庶女:王爷请你消停点 威武不能娶 一把二胡闯天涯 明目张胆 重生之百战将军 开局重生:从地产大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