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章 德比之前(2/3)


“暂时没消息,不过应该会参加吧,我看过赛程,20号踢完汉堡,25号才有下一场比赛,正好能飞回国内踢一场资格赛。”

“卧槽,你不要命了?六天踢三场比赛,再飞一万多公里?”

“应该没问题吧,我体能这么好,而且资格赛的对手是巴勒斯坦,应该消耗不了多少体能,而且我还不一定有机会上场呢,就算回去也是感受一下国家队的氛围再跟队友们认识一下,毕竟我还年轻,是个菜鸟。”

“什么菜鸟不菜鸟的,还不是凭实力说话?不过说起来,国内像你这样的菜鸟还真没几个。”

“反正一切听主教练安排呗,让登场就登场,不让登场就当回国旅游了。”

“你肯定有登场机会,不然朱指导非的被国内球迷骂死不可。”

“呵呵,谁知道呢。”

许浩峰和邵加一两个人聊了大半个小时,聊的几乎全是国足的情况,当然多是邵加一在讲,他在听,毕竟他是国足的新人嘛。

至于朱指导。

说实话,许浩峰对那位朱指导没什么好感,真的,国内球迷少有对朱指导有好感的,原因就在于本届亚洲杯,在上任之初信誓旦旦的要带领国足走向亚洲巅峰,也确实拿了个四强赛的冠军,但在随后的正式比赛中便原形毕露,亚洲杯资格赛踢的磕磕绊绊以小组第二的成绩出线,然后在正赛中直接被淘汰。

最关键的是在07年初的海外拉练中成绩非常糟糕,并且在输给泰国之后豪言要进入亚洲杯四强。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但此时再看,这位朱指导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口才很好,能鼓舞队员,而且跟口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常务实的作风,坚持打防守反击战术,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而且从整个国内足球环境发展历史来看,国足成绩不好也真不全是教练的锅,你说朱指导不行,高指导不行,其他国内指导的水平也不够,那那些国际名帅总该很厉害吧?然而呢,最终换来换去,一茬茬的国际名帅换了个遍,国足的成绩反而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只能靠归化国外球员来解决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就很明显了。

不是教练不行,而是球员就那么点实力。

许浩峰以前也是个外行只能跟风黑,但自从成为职业球员,看过阿森纳以及法兰克福的训练之后,再回想国内那些俱乐部的训练方式和训练环境,简直……

怎么说呢,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在俱乐部不好好练,在国足能练出点什么来?

国家队顶多合练一下战术阵型之类的内容,基本功和个人能力还要是要看青训和俱乐部。

所以一输球就让国足主教练背锅真的很不公平。

但话说回来,朱指导那个爱吹牛皮的毛病也是个问题,既然知道球员实力不济那就老老实实的低调点踢比赛,干嘛把吹的牛皮震天响?那不是自找苦吃么。

许浩峰挂上电话之后,还真仔仔细细的琢磨了一下目前这支国足的情况。

老实说,实力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在亚洲肯定有一战之力,好多02年以及之前的实力派老球员还能踢,新生代也有不少出色的年轻球员,更有好几位在欧洲踢球的留洋球员,怎么看都比十几年后的那批人强,之所以提不出来,跟外部环境也有影响。

别的破事儿就不说了,直说05年也就是去年才发生的一件事情,朱指导刚刚上任,发出征召令后,竟然有俱乐部拒绝放球员去国家队踢比赛,理由是怕球员受伤……

那支俱乐部的名字就不透露了,反正当时队内有两个主力级别的球员没参加亚洲杯的资格赛,如果那两位参加了,资格赛中拿小组第一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