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5章(2/3)

找到自己的名字或自己捐的东西时,莫名生出一种骄傲来,原来他们许多人都说救灾的一份子,都帮助过在这场灾难中受苦的人。与此同时,三公主的好名声达到顶峰,是三公主发起募捐,是三公主将他们所有人的心意一丝不差地送到了淮成县,是三公主的亲哥哥身处灾区亲力亲为的救灾,三公主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成了全国几代人最心善高贵的公主!

其次便是卫明珠的捐赠,银钱加上物资,卫明珠捐赠了手中八成的财产,剩余两成便是她手中的铺子和庄子了。可以说除了她赚钱的根本,她把所有身外之物全捐了。这种魄力几个人能有?至少其他商家百姓是不会有的。而卫明珠的财富不少,她俨然成了所有人中捐赠最多的第一人。

卫明珠故意弱化了自己的募捐中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三公主造势。她不知道最后和亲之事会如何发展,但她要给三公主增添筹码。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公主,送去哪儿都不会有人在意,但一个全国皆知被所有人敬重的公主,就不能受到苛待,否则就算是皇帝也难免要受到质疑。

民是立国之本,皇帝可以不在意百姓的想法,但不能让百姓一次次质疑他进而动摇对朝廷的信心。一旦发生那种事,可就离亡国不远了,这是每一位帝王都懂的事。

所以在舆论被卫明珠推到**之时,和亲之事由板上钉钉变成了考虑考虑,当真被卫明珠拖住了时间,没有直接将三公主送走。

这时候嘉亲王哪里还有闲心去奚落三公主?他在卫明珠贴出募捐清单时就傻眼了,三公主负责募捐的是女眷,而他负责的是官员和富商,就算卫明珠后来带动百姓们捐赠,在所有人眼里肯定也是他募集到的数量多啊!不说他根本没募集到卫明珠那么多,就说他贪墨了一半的灾款,他也不敢放出清单啊!

皇帝已经在催了,虽然卫明珠此举又是自作主张,但好歹安抚了民心,也算一件好事。看看三公主和卫明珠的好名声就知道放出清单能带来多大好处了。皇帝有意扶持嘉亲王,自然想让嘉亲王借着这股东风营造更好的名声。

眼看睿亲王在淮成县没了动静,而嘉亲王送出物资后就没再有不好的消息传来,皇帝认定了是嘉亲王办事稳妥,灾款起到了大作用,那正好就借这次机会让嘉亲王取代过去睿亲王的英雄名声。

嘉亲王简直是焦头烂额,只好求助于李丞相,希望李丞相能让淮成县那边答应做个假,就说收到了所有的灾款。李丞相这才知道自己一直支持的那个少年已经长大了,竟然偷偷贪墨了那么大一笔巨款而半点都没分给他。想到李雪娇在嘉王府的地位,李丞相第一次对嘉亲王生出了不满。

但不满归不满,这样的蠢货上位也好拿捏不是?李丞相还是想办法给淮成县那边授意,将嘉亲王的意思传达了过去。虽然那边不算是他们自己人,但既然是贪官,他就不怕自己投过去的橄榄枝会没人接。

谁知就在他们刚刚安心的时候,燕昱泽竟顺藤摸瓜将灾难中作乱的五个贪官全部抓住,并将他们的罪行写到折子上飞速传到了皇帝手中,惹得皇帝大发雷霆,立即命燕昱泽将他们押回京城受审。

淮成县封闭了一个多月的消息终于像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全国。原来燕昱泽一点事都没有,那一批批物资更是一点事都没有,甚至燕昱泽早就安顿好了灾民、控制住了灾情,连瘟疫死去的人数都少得惊人了,燕昱泽立了一个大大的功劳,完全不比他打一场胜仗的功劳小!

之前的沉寂全是策略,如今这一精彩的反转瞬间将燕昱泽推向英雄的宝座。前太子能文能武,定国安邦的本事天下第一,即使在战场上受了伤也一样是百姓的保护神,他就是所有人心中的大英雄!唯一的英雄!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他的地位!

功高震主,是从前皇帝忌惮他最大的原因,可他离了战场,没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