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杀出重围(一)(2/4)

有我第76师,其南石镇有我第6师占领阵地,正与敌抗战中。

三、本日晚各部队行动开始时间,经过区域,及集结地区如另纸附表规定。

四、要塞炮及运动困难之各种火炮并弹药应即彻底自行炸毁不使为敌利用。

五、通信兵团除配属各部队者应随所配部队行动外,其余固定而笨重之通讯器材及城内外既设一切通讯网应协同地方通讯机关彻底破坏之。

六、各部队突围后运动,务避开公路,并须酌派部队破坏重要公路桥梁,阻止敌人之运动为要。

七、各部队官兵应携带四日炒米及食盐。

八、予刻在卫戍司令部,尔后到浦镇。

右令

司令长官唐生智

附表为“南京卫戍军突围计划”,其内容为:

(一)七十四军由铁心桥、谷里村、陆郎桥以右地区突围,向祁门附近集结。

(二)七十一军、七十二军、荣誉第一师自飞机场东侧高桥门、淳化镇,溧水以右地区向敌突围,向黟县附近集结。

(三)教导总队、六十六军、一零三师、一一二师自紫金山北麓、麒麟门、土桥镇、天王寺以南地区向敌突围。教导部队向昌化附近集结,六十六军向休宁附近集结,一零三师、一一二师向于潜附近集结。

(四)八十三军于紫金山、麒麟门、土桥镇东北地区突围,向歙县附近集结。

以上各部队突击时机为十二日晚十一时后开始,但八十三军为十三日晨六时。

(五)第二军团应极力固守乌龙山要塞,掩护封锁线,于不得已时渡江,向六合集结。

(六)七十八军、宪兵部队及直属诸队依次渡江(另有渡江计划表),先向花旗营、乌衣附近集结,但七十八军应掩护各部队渡江(后),然后渡江。

到会的将领们默默地读完命令和突围计划,无以言说的静寂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

这时,唐生智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的一样游荡在空中:“战争不是在今日结束,而是在明日继续;战争不是在南京卫戍战中结止,而是在南京以外的地区无限地延展,请大家记住今日的耻辱,为今日的仇恨报复!另外,委座的命令是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各位都十分清楚目前的情势。我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做出这个决定。”

唐生智后半句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唐生智不但出示了委座的命令,而且还要大家共同确认卫戍司令部的撤退命令。用意明摆着,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扛。

晚上十一点就要撤退,根本来不及疏散剩余的数万平民,沈修文心中顿时大急,刚想开口表示异议,未曾料到此时有一个声音抢在他的前头响了起来:“我不同意现在撤退。”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发出这个声音的人上,只见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霍地从座位上站起来道:“我的阵地还没有丢,我还有两万多将士。虽然现在霓虹军已经绕过紫金山阵地的右翼,偷袭光复门。但是我在紫金山后山布置的预备队还没有动,万一光复门告急,我部随时可以增援。乌龙山炮台和城南地区现在还都在我军的掌握中,这样窝窝囊囊的撤退,我不同意。”

其实,大家的心里都矛盾,要么一开始就放弃,现在打到一半就放弃,对所有参加首都保卫战的部队来说意味着是耻辱。桂永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是因为心高气傲掌握着华国陆军最精锐的部队的他不想蒙受这样的耻辱。但是这场仗从一开始注定是打不赢的,选择撤退保存力量也没有错。所以,徐源泉、叶肇、邓龙光,包括中央军嫡系的俞济时、宋希濂和王敬久等人都默不作声。

“我也不同意现在就撤退。目前,南京城区的平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